|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洪银兴正文
洪银兴:非均衡市场理论和我国现阶段的买方市场
来源:学术月刊 200001 发布时间:2006-4-1 点击数:


    早在8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各个方面都紧缺的状况,以刘国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就提出建立一个有限度的买方市场的思想,并把建立买方市场看作是正常开展市场调节的一个前提条件。近年来我国的买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不少论著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从1998年起我国出现了总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之类的问题。于是又出现了相反的观点,即将这些导致经济衰退的问题归结为买方市场的表现。(注:当我完成本文时收到最新一期《管理世界》(1999第4 期)发现其中的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篇文章,明确认为:买方市场在我国当前使用的内涵是指经济总量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由此便自然推论出改变已经形成的买方市场的结论。本文试图依据非均衡市场理论对买方市场作出科学规范,并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买方市场条件下实现宏观均衡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路径。

        买方市场与总需求不足的区别
    1998年以来市场需求明显下降。最明显的特点是1998年的出口增长率由1997年的20.9%陡降到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由1997年的10.2%陡降到6.8%,价格总水平截至1999年7月连续22个月的负增长。与此相联系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8.8%降到7.8%。在说明造成这种不景气经济的原因时,便涉及到对买方市场的估价问题。

    一些论著将近年来出现的总需求下降及与之相伴的价格负增长等问题归结为买方市场的形成。我认为这个断言是不准确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把买方市场误认为宏观经济学概念。

    既然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这两个概念都是引进的西方经济学概念,那么我们同样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说明。在微观经济学中有供求均衡和非均衡理论。市场不均衡有两种状况:一种是供大于求,一种是供不应求。市场均衡理论说明市场机制具有自动实现供求均衡的功能。如果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能够在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下实现供求均衡,那就没有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之说。现实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不完全的。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市场出不清:或者是不能出清超额的需求,或者是不能出清超额的供给。这种供求不均衡状态实际上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常态。于是就有市场非均衡理论,也就产生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概念。出不清超额供给的市场就是买方市场,出不清超额需求的市场就是卖方市场。根据非均衡理论的分析,造成这种市场出不清的原因,主要在于价格刚性、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等。这种不均衡的市场也就成为宏观不均衡的微观基础。

    显然,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属于微观经济学的概念。虽然这种市场状况会影响宏观经济,但不能成为宏观总量不均衡的主要说明因素。科尔内在分析短缺经济时也明确指出:不能用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量过度需求”概念来描述短缺经济这种制度,因为在这种体制中,短缺现象是长期的,活动当事人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已经适应了这种短缺。依此类推,同样也不能用总量需求不足这个宏观经济学概念来描述买方市场这种体制性状态。黄范章教授在一次会议上针对报刊上将买方市场同经济萧条和市场疲软联系在一起的说法也提出质疑:买方市场不是一个宏观经济上的问题,它是相对于卖方市场来说的。买方市场突出消费者主权即生产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如果把这一概念用到宏观方面,那就和经济萧条、同经济危机分不清楚,妨碍我们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我完全同意这种区分。

    买方市场作为微观经济学概念描述的是市场上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如果出现总体产品供过于求现象,就不能用买方市场这个词来概括,而是用总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等宏观经济学概念来概括。

    进一步的分析还将说明,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实际是某种体制的功能性特征。前者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后者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曾经以消费者主权论说明市场经济的效率。消费者主权可以说是买方市场的明显特征。在哈耶克看来,只有存在消费者主权时,生产者才能按照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安排生产,资源的使用才可以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需要,才可能实现市场经济的效率。(注:参见侯书森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传记全书》改革出版社1998版,第104页。)我们仔细研究微观经济学,便可发现, 市场经济的各种功能实际上都是以存在买方市场为前提条件的。微观经济学的竞争理论所分析的是卖方之间的竞争,如果不存在买方市场就不可能有这种竞争态势。微观经济学指出的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如果不是面对买方市场生产者也不可能有这种明确的生产目的。基于这些分析,可以作出明确的界定:用消费者主权来定义的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得以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因而是市场经济的功能性特征。

    《短缺经济学》作者科尔内对短缺经济的分析则说明了卖方市场是计划经济的功能性特征。科尔内从经济体制的运行特征的角度将经济体制区分为资源约束型体制和需求约束型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长期反复起作用的经济现象是短缺(资源约束)。科尔内对此的解释是:“如果短缺是普遍而又长期持续的,如果微观组织的行为已经适应了这种短缺,如果货币与价格的作用已经被削弱,那么体制就会表现出特有的规律。”这段话蕴含的意思是:短缺,作为一种长期的现象,实际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规律和现象。根据这种分析方法同样可推导出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种短缺规律和现象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是科尔内所说的,“一切经济体制的调节都有摩擦,从而也都会出现强制替代、短缺和滞存。的确,这些现象的频率、强度和分布在每个体制中都极不相同,但他们的存在是普遍的。”(注: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版,第102页。)转向市场经济后, 短缺状况仍然存在,但更为普遍的是滞存(积压)。根据这个分析,科尔内断定:“在资源约束型、吸纳经济中,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在需求约束型、挤压经济中,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注: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版,第130页。)

    无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都是由经济体制的机制内生的。科尔内对短缺和滞存形成机制的分析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他的分析,产生短缺的机制是纵向的数量计划调节和由于软性预算约束所产生的购买冲动、囤积存货、投资饥渴。产生滞存(即买方市场)的机制最主要的是价格调节和由硬性预算约束所产生的投资者承担风险。哈耶克对消费者主权形成的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消费者主权实现的条件是充分的市场机制:自由选择,自由竞争和自由运用自己资源和收入的权利。

    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我国过去长期生活在卖方市场中,真正开始转向买方市场是在近几年。这几年固然有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和宏观调控政策效果等方面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转变所产生的效应。

    一旦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定义在体制功能上,就可以明确:由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的含义,是指由资源约束型经济转到需求约束型经济,由生产者主权的市场转到消费者主权的市场。尽管这种转变要以一定程度的市场出不清的供给为条件,但买方市场同总需求不足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总需求不足属于宏观总量失衡。

    目前市场需求下降反映我国正处于经济不景气阶段,这种经济不景气的主要说明因素是宏观总需求的下降,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因亚洲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出口需求的下降;二是通货紧缩。就如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那样,价格的负增长是通货紧缩的表现形式。根据供给和需求曲线,由通货紧缩造成的价格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效应是:供给下降,投资需求下降并进而影响到增长速度下降。这种通货紧缩对当年和1999年速度的影响是必然的。三是信贷萎缩。从1998年以来我国出现的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还同信贷萎缩相关。企业效益下降不仅造成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供给不足,还造成银行不良资产比重上升,其结果是银行信贷能力明显下降。接受亚洲金融危机教训,银行风险意识增强的同时也会产生银行惜贷或恐贷现象。所有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信贷的萎缩。通货紧缩和信贷萎缩的结果必然是市场总需求紧缩。这是制约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在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将总需求下降同买方市场形成相区别有十分重要的宏观政策意义:

    首先,不能把所有的供过于求状况都归结为买方市场。宏观需求的紧缩也可能产生市场的供过于求。当前所出现的宏观问题及由此产生的产品严重积压问题不能都当作买方市场问题。因此解决宏观不平衡问题不是要改变买方市场格局,企图以克服买方市场的途径克服宏观不均衡问题,不但不可能有效地解决总需求下降问题,还可能导致旧体制的复归。

    其次,研究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必须区分短期起作用的因素和长期起作用的因素。买方市场作为体制功能将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而总需求不足作为宏观问题是短期起作用的因素。因此,当前拉动增长的重点,应该是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克服通货紧缩和信贷萎缩对扩大需求的束缚,而不是改变已经形成的买方市场格局。当然考虑到实际形成的买方市场背景的影响,研究当前的通货紧缩之类的宏观总量失衡必须联系买方市场背景。

    在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买方市场的特征将越来越明显,推动经济增长的着重点将长期转向需求方面,但不能把实现经济增长的着重点放在政府推行的需求政策上。政府只是在宏观总需求下降时才需要出来推行扩张性需求政策,而从需求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则是长期的。这意味着当前政府推行的扩大需求的政策属于短期性政策选择,尽管这个政策在实际上持续的时间并不短。

        买方市场与过剩经济的区别
    一些论著在说明我国由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时,又用了由短缺经济转到过剩经济的判断与之相对应。这样,过剩经济这个词便成了买方市场的代名词。甚至有人还得出我国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过剩,需要通过危机消灭过剩的生产能力的结论。仔细研究买方市场和过剩经济这两个词的特定内涵及我国目前的经济现实,不可能得出我国进入过剩经济阶段的结论。

    虽然我们进入了买方市场,但是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目前的生产能力比较,现在的问题不是生产的过多,而是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足。如果人民群众的购买力提高,许多产品不会过剩,因此现在谈我国进入过剩经济似乎为时还早。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定义,如果我们果真进入了过剩经济阶段,那么也就意味着可以走出初级阶段了。明确这一点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如果承认过剩经济,就意味着宏观政策取向是减少供给;否认过剩经济,那么对付供过于求的政策取向应该是增加购买力扩大市场需求。

    如果说过剩经济是相对于市场需求的生产能力概念的话,买方市场则是个市场状态概念,而不是生产能力概念。就是说,买方市场可以在生产能力并不高的条件下形成。它只是反映在市场供求关系中买方与卖方的相当力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这种市场相对力量的影响因素。在马克思看来:“供求实际上从来不会一致;如果它们达到一致,那也只是偶然现象,所以在科学上等于零。”(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页。)对供给和需求的规定,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不是从实际的供给和实际的需求来定义的。供给指的是在一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意愿供给量,需求是在一定的价格下意愿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由此产生的供求不平衡及何方占优势既不依赖于实际的供给水平,也不依赖于实际的需求水平。就像同样是买方市场,反映生产能力的指标,我国人均GNP才700美元,而在其他国家,有的是3000美元,有的是25000美元。 而在一些东欧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人均GNP实际上超过我国目前的700美元水平,但其市场是明显的卖方市场。

    我国是否形成买方市场,可以用科尔内的市场评价指标来判断。评价指标主要是库存指标。如果企业的库存主要是原材料库存,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是生产储备占用,这种经济就是资源约束型经济,市场就是卖方市场;反之,如果企业的库存主要是产成品积压,企业的流动资金主要是产成品占用,这种经济就是需求约束型经济,这种市场就是买方市场。许多事实已经证明,我国企业库存的最大部分已经由过去的原材料库存转到产成品库存。这表明我国目前不是个别产品进入买方市场,而是大部分制造业产品进入买方市场。

    我国目前的市场已具备了买方市场的主要特征:在买方与卖方的竞争中,买方占优势。如果说在卖方市场条件下是货币追逐商品,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则是商品追逐货币。在卖方之间竞争则更为激烈,由此形成的消费者主权,正是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标志。

    我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是相伴的。现实也是这样。我国过去一直生活在卖方市场条件下,转向买方市场则是近两年的事。应该肯定,我国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这可以说是买方市场形成的供给方面原因。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体制因素。我国在确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不过几年就出现买方市场状态就证明了体制转变对买方市场形成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在说明买方市场形成的体制因素时不能忽视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的影响。过去职工的医疗实行公费医疗或企业劳保,住房是低房租,上学(包括非义务教育)带有福利性。这样,凡是与福利消费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都短缺、都呈卖方市场。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按商品化、自费等途径改革这些福利制度。由此,形成居民消费这些产品和服务的硬性预算约束,居民储蓄倾向也骤然提高。其直接效应便是所有这些产品和服务进入买方市场。
    我国现在所形成的买方市场还是不完全的。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现行买方市场的体制基础还很薄弱。买方市场固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但是我国目前的体制尚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就是说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部分还在起作用。这意味着我国现行的买方市场还不可能是完全的。

    另一方面,买方市场的生产力基础还很薄弱。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现行的体制已经产生了买方市场的功能,但从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买方市场的基础还很薄弱。我国是在生产能力还很低的条件下进入买方市场的。从国际经验来看,其他国家是在进入中等收入水平(人均GNP3000美元)后才形成买方市场的。而我国目前的人均GNP 才700美元,还属于低收入国家。虽然我国已经从总体上告别了贫困,有些地区还进入了小康阶段,但不能不说,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还是建立在低收入基础上的。进一步说,我们是在人民群众的购买力还不高,人民群众需要的满足程度还不高的条件下进入买方市场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国进入了买方市场,但不能说告别了短缺经济。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仍然是以短缺经济为背景的。

    虽然许多产品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但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程度还很低。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买方市场还不成熟。问题主要在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高。只有当人民群众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达到较高的水平,人民的生活达到富裕水平,这个时候的买方市场才可能趋于成熟。这同样也指出了我国在进入买方市场以后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将是: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为增长提供更大的市场容量。

    可是,现实与上述理论分析似乎有矛盾:在现实中买方市场的强度特别强,买方市场成了产品严重积压的代名词。实证的分析表明,主要是由于宏观总需求下降及通货紧缩导致了我国目前的市场过剩,从而表现为普遍的买方市场。这就使尚处于短缺经济阶段的经济剩余的假象,变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阶段形成强度非常强的买方市场。我们在这里指出这种假象是要强调:对我国目前形成的买方市场不能评价过高,对买方市场的脆弱基础需要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现阶段的中国,发展经济的主要任务仍然是通过提高供给能力改变短缺经济状态,现阶段的中国市场还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当我们指出买方市场与过剩经济的区别时,还要明确现实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明显的事实是:现在的确有相当一部分行业中生产能力超过市场容量,生产的产品不为市场所接受。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据对9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普查,1995 年全国有半数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60%以下。另据国家统计局1999年初的一份研究报告,目前纺织品、彩电的生产能力已经分别高出市场需求的30%和60%,空调器、洗衣机厂家的开工率分别为30%和43.3%。就是在相当部分工业品严重过剩时,市场上还是存在着相当数量的产品严重短缺,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投资类设备。能源、原材料、交通、通讯等产品仍然供给不足。在科尔内看来,“短缺和滞存不能互相抵消,一个领域内的短缺不能用另一个领域内的滞存补偿。一个局部市场的过度需求也不能为另一个局部市场的过度供给相互冲销。”(注: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6页。 )这也意味着现在相当部分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仍然不能改变短缺经济的现实。

    明确买方市场与过剩经济的区别有重要的政策含义:一方面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向是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买方市场不完全,从供给方面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不可忽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供给调节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根据供给经济学理论,供给调节的重要方面是提高企业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增加收入增加供给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是必要的路径。另一方面,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发展中国家增加供给能力的主要路径是调整产业结构并使之不断升级。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重要方面是制定各个时期的产业政策和依据产业政策调节结构。

    以上两个方面的供给调节同从需求方面推动增长可以一致起来。一方面,以增加厂商收入为内容的供给政策反过来会成为扩大需求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要靠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来调节,因此调节供给结构的产业政策应该在政府的需求及政府的需求管理中得到贯彻。所有这些表明,从需求方面推动经济增长,必须贯彻调节供给的目标。进一步说,我们在突出以扩大需求拉动增长时必须同时有调节供给的理念。具有这种理念才可能将当前进行的扩大内需同调整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短期增长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买方市场的正负效应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在现象上表现为市场上的供过于求的状况,体现不均衡市场上的相对市场力量,就市场功能来说体现生产者主权和消费者主权的区别。买方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哈耶克所说的消费者主权,科尔内所说的需求约束。买方市场的正负效应也就由此开始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谈到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时,认为在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废除以后,一定限度的生产过剩可能是利益。其主要理由是:“这种生产过剩等于社会对它本身的再生产所必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控制。”(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7页。)这可以说是买方市场的宏观正效应。
    根据马克思的描述,市场竞争一般来自三个方面: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市场是处于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相对力量对比会直接影响交换双方的交换利益,也会对生产产生强烈的影响。

    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市场相对力量有利于买者,这时的竞争主要在卖者即生产者之间进行。这种竞争格局不仅会直接影响买卖双方的交换利益。根据科尔内在《短缺经济学》中对资源约束型体制和需求约束型体制所作的区分,我们可以从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运行特征的比较中发现买方市场的正效应。(注:参见科尔内:《短缺经济学》第118、201页。)产品的购买过程:在卖方市场场合, 初始购买意图可能需要作多次修正,初始购买意图或修正后的购买意图可能遇到供给约束,购买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在买方市场场合,购买意图可以立即实现,购买意图遇不到供给约束,购买过程被缩并为单一的购买行为。销售过程:在卖方市场场合,销售可以立即实现,销售意图遇不到需求约束,销售过程被缩并为单一的售卖过程。初始销售意图可能多次修改。在买方市场场合,初始销售意图或修改后的销售意图可能遇到需求约束,销售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生产过程:在卖方市场场合,生产者有增加产量的动力,缺乏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在买方市场场合生产者有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推出新产品的动力。

    归结起来,在过去的卖方市场中什么都短缺,市场不能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生产者处于垄断地位,质量、效率都没有保证。转向买方市场后,卖方市场的这些弊病可以得到有效的克服。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生产者竞争行为的主要约束条件是体制上的硬预算约束和市场上的需求约束。由此产生的行为必然是关心消费者的需要,依靠殷勤服务来赢得顾客,依靠提供优质产品和开发新产品来战胜竞争对手。由此可不断地再生产出繁荣的市场,消费者经常增长的需要可不断得到满足。

    在肯定买方市场的正面效应时,必须清醒地注意到其客观存在的负面效应:
    首先是生产者之间竞争费用加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在竞争中,在处于劣势的一方中,“个人不顾自己那群竞争者,而且常常直接反对这群竞争者而行动”。而处于优势的一方,“则或多或少地始终作为一个团结的统一体来同对方抗衡。”例如,在供过于求的场合,“一个人开始廉价销售,其他的人不得不跟着干,而买者却会共同努力,力图把市场价格压到尽量低于市场价值。”(注:《资本论》第3卷,第216页。)我国在进入买方市场后生产者之间,卖者之间竞争加剧的现实就充分证明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个效应。这种在卖方、在生产者方面的竞争既可能产生提高效率的正效应,也可能产生竞争费用加大的负效应。面对有限的市场,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企业之间竞争的费用明显增加。特别是当竞争发展到恶性竞争时,竞争费用更大。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为争得更大市场而不得不支付越来越大的竞争费用。但是,从全社会来看,这种竞争费用毕竟是非生产性费用,是应该尽可能节省的。

    其次是产成品积压。在进入买方市场后由于企业面临销售的困难而产生的产成品库存的增加同样是社会产品的浪费。现在有许多企业效益下滑陷入困境,主要是被其销售不畅、产品积压拖累的。

    同卖方市场一样,买方市场同样可以成为宏观总量非均衡的微观基础。虽然我国目前所出现的市场需求疲软不能解释为买方市场,但是这种宏观问题同买方市场不是没有联系的。科尔内在关于短缺经济的分析中指出:在资源约束型经济(即卖方市场)中,由于存在对资源普遍的吸纳,面对旺盛的市场,存在普遍的投资饥渴,由此产生的宏观问题主要是总需求膨胀。我们同样可以根据科尔内的分析方法寻出: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经济主要受需求约束,由于存在普遍的积压(科尔内称为“挤压”),面对有限的市场,普遍投资需求不足,由此产生的宏观问题主要是总需求不足。我国转向买方市场的这几年的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我国过去经常被通货膨胀所困扰,现在困扰我们的却是通货紧缩。过去我们的宏观调控常常是在经济过热出现通货膨胀后采取紧缩需求的宏观政策。从现在起,只要还是买方市场,宏观调控则主要是在经济过冷出现通货紧缩后采取扩大需求的宏观政策。

    面对客观存在的买方市场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我们需要明确买方市场必须是有限度的。在一定限度内,“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祸害,而是利益。”(注:《资本论》第2卷,第526页。)买方市场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其负效应加大便可能成为祸害。实践证明,买方市场超过一定限度的根本原因还是宏观总需求下降。因此将买方市场控制在有效限度内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必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调节总需求,努力防止因总需求不足而使买方市场的强度过度。另一方面,为了将买方市场的负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需要进行必要的制度建设,特别是降低竞争费用和克服信息不完全的制度建设。
 
 
 

作者:洪银兴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