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洪银兴正文
洪银兴:上海与苏南:应实现经济一体化
来源:上海经济研究 199502 发布时间:2006-4-1 点击数:


    浦东的开发开放,进一步突出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龙头”和“发展极”作用。发展的新形势和竞争的新格局给上海提出的历史性任务是,借助浦东开发开放,尽快形成较强的增长势头,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同时也尽快将这种增长势头对长江流域产生较强的扩散和辐射作用。成本较小并能迅速实现这一任务的可行途径是,上海与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建立一体化经济,并按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在上海与苏锡常之间重新配置产业,从而使两地的外部经济内部化。

     外部经济的内部化
    上海与苏锡常地区近在咫尺。长期以来由于行政隶属关系的原因,两地一直互为外部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两地的开发开放均提出了打破行政壁垒,加快推进两地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就上海来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当之无愧的,但它要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成为对整个长江流域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发展极,则需要一个建设过程。建设上海这个增长点,一般的思路是加强点上自身的建设和吸引要素向点上聚集。现在看来,单靠这种点上的建设,第一需要时间,第二要素在点上聚集总有限度。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极或增长点的建设和壮大还有另一条思路,即点的范围的扩大。具体地说是,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扩大上海这个经济增长点的规模。只要扩大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上海相匹配,这种点的扩大便可促使其增长的势头迅速形成,并在空间上增强吸收要素向中心集聚的能力。而在扩大点的范围时,苏锡常地区则是最佳选择。

    苏锡常地区同上海一样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苏锡常同上海一直有着自然的联系。上海把苏锡常地区当作自己的腹地;苏锡常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发展极。特别是从80年代以来,被誉为苏南模式的苏锡常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其中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是靠就近接受上海的辐射建立和发展的。有的接受上海的技术;有的接受上海的产品扩散;有的是上海的分厂;有的与上海配套;有的以上海为市场。苏锡常地区同上海已经和正在形成愈来愈紧密的经济联系。这种联系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自然而然地提出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曾经根据他所创立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外部经济内部化的理论。该理论指出,企业与多个企业交易,交易成本必然较大。通过产权调整,将外部经济内在化,便可降低交易成本。当然,在内在化后企业内部成本低于外部成本,这种内在化才是合理的。将这个理论推广到区域经济,便可发现,由于行政分割,上海与苏锡常地区处于外部经济,由此带来的交易成本很大。一方面两地的产业结构长期同构化,因此两地的竞争过度,竞争费用太大;另一方面两地相互封锁,各自的保护成本也很大。两地经济一体化后,所有这些交易成本便可大大降低。而且,由于两地地域毗邻、经济相连、实力相配,一体化(内在化)的成本必然低开一体化的所得,两地都可从一体化中得到利益。

    上海同苏锡常地区经济一体化后,上海作为发展极和经济中心的地位便可迅速增强,其原因除了可用减少两地的摩擦和交易成本来说明外,还可用苏锡常地区经济力量对上海的补充来说明。

    首先是在地域上的两地毗邻,沪宁铁路,312国道、即将修成的沪宁高速公路和长江水道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辐射环,道路交通网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彼此间的空间和距离。在上海吞吐能力日趋饱和的条件下,张家港、江阴港 可以成为上海港的补充,由此可增强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其次是苏锡常地区同上海的经济实力相当,苏锡常地区是我国经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这个地区虽含广大的农村地区及相应的农业,但其经济实力在国民生产总值总量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水平方面与上海已非常接近。两地经济一体化后,发展极的经济实力将大为增强,这是一个国民生产总值总量达2000亿元的发展极。

    第三是苏锡常地区具有较强的要素吸收和消化能力。该地区进入上海发展及主要不是要吸收上海的生产要素,更主要的是有能力进入国际国内大市场吸收高新技术和资金等现代增长要素。首先是该地区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层次较高的各类开发区。涉及第二产业的国家级开发区有设在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张家港国家级保税区,苏州、无锡、常州、昆山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除了这四个国家级开区外,还有各市县的省级开发区及各乡镇的开发小区,这些开发区的建设为吸收和消化各种要素的聚集提供了广阔的基地。其次是该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起步较早,这几年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和重点。这种势头不亚于上海。再次,该地区有较强的科研力量。1991年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在苏锡常地区建立高新技术火炬带,目标是把这里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密集、火炬项目密集、高新技术企业密集、资金人才密集、政策环境更为宽松、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现在大量的高新技术正在落户该地区,就人力资源来说,这里的文化教育水平一直很高,职工的技术素质高,1992年苏锡常地区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08万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同上海一样,民族工业在这里最早萌芽。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又是市场经济最早起步的一个地区,因此苏锡常地区人的市场经济素质很强。

    以上分析表明,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合力不是两者力量的简单相加,会产生更大的生产力,由此大大增强上海这个发展极的整体实力。

     产业的功能性重置
    上海同苏锡常地区由外部经济变为内部经济后,两地便可作为内部的产业分工,或者说对两地现行的产业结构进行重新配置,其原则便是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和突出上海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

    上海曾经是中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中心。建国以后,这种中心地位逐渐丧失了。长期以来,上海的发展极作用主是靠其第二产业发生作用的。直至1992年,三次产业的比重仍为:3.2:63.55:33.25。这种结构基本属于低收入国家的特征,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聚集过多的第二产业是严重不经济的。由第二产业密集带来的人口稠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已经严重困扰着上海的发展。特别是其他地区随着工业化速度的加快,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这就使得上海市第二产业的优势地位日趋下降。所有这些表明,上海比重过高的第二产业已经成为其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包袱。卸掉这个包袱,不仅可克服上海业已存在的“城市病”还可突出其经济中心的地位。

    现代经济增长有个趋势:制造业等生产部门将越来越多地离开中心进入外围地区。留在中心将是以金融、国内外贸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部门为主的行业。中心地区将是以市场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的功能作为周围地区的发展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对外开放的加快,这种趋势在我国也已经出现。上海的外围地区、长江流域地区对上海发展极的需求也将主要转向金融贸易和信息的幅射。

    顺应上述发展趋势,上海已确定提高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比重。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规划,到2000年三次产业的比重将调整为1.7:53:45,到2010年调整为1:29:70。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发展第三产业是不够的,还必须主动地卸第二产业的包袱,把第二产业逐步转移出上海。

    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一体化后,其转移第二产业便有了方向。这种转移同苏锡常地区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在这里第二产业比重较高。

    苏锡常地区本来就有发展实业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其他有些开放地区较为重视泡沫经济的投资,这里不是这样,仍然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例如,这里蓬勃兴起的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乡镇工业。1992年苏锡常三市乡镇工业产值达1290.32亿元。在12个县市乡镇工业超过100亿元的有9个,如无锡、江阴、武进、张家港、常熟、吴县、吴江、太仓、昆山等。三市的乡镇工业的产值均达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3以上。再如近几年来兴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引进的外资项目也基本上是工业生产型。如常州市举办的三资企业,96%属产业型项目,84%属产品出口技术先进企业。这几年这一地区的城乡企业陆续引进了一大批国外先进设备,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的设备更新来提高技术装备程度。所有这此表明,苏南地区已经有充分的条件和能力接受上海转移的第二产业。

    上海向苏锡常地区转移第二产业,可以结束两地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同构化和过度竞争的局面,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上海和苏锡常地区一直存在着第二产来内部结构同构化的问题,过去各地都是以轻纺工业为主体的结构。近几年来苏锡常发展迅速的电子、家用电器、精密机床、精细化工、通信设备等行业又同上海近年的工业结构趋同。在现行的区域的行政分割条件下,结构趋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过度竞争和达不到规模经济问题。两地进行产业分工,这类问题便可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产业向苏锡常转移,指的是在一体化经济中上海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主要在苏锡常地区反映出来,苏锡常成为第二产业的基地。这就对苏锡常地区发展的第二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苏锡常地区的产业要起发展极作用,其第二产业的结构也得升圾,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必须代表当今产业的先进水平。

    经过上述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市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信息中心作用,苏锡常地区聚集了起主导作用的第二产业。两地作为整体成为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极。

     降低一体化和产业重置的成本
    上海和苏锡常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经济合理。由长期存在的行政隶属关系的分割造成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便产生了一体化的和产业重置的成本。冲破这种思想和公有制障碍便成为今后推进一体化的关键。

    就上海来说,不能把对外围的辐射看作是自己的负担。对中心来说,其发展对外围有很强的依赖性,外围越大辐射力越强,中心的地位越突出,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中心和外围经济一体化将成为趋势。这时,评价中心的经济实力不单看聚集在中心的产业部门有多少,而要看中心的辐射范围有多大,辐射力有多强。

    对苏锡常地区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安排应充分考虑接受上海第二产业转移。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各市在规划各自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时,都明确要把三次产业的排列顺序调整为“三二一”,并提出调大第二产业的具体目标。这里应强调两点:第一,苏锡常地区不能单纯追求第三产业比重目标而丧失吸收上海转移的第二产业的时机,第二,苏锡常地区发展第三产业也防止同上海的同构。既要避免出现新的第三产业的过度竞争,又要充分利用上海的第三产业。

    上海和苏锡常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必要途径是将两地作为统一的整体制定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实行产业发展计划的内部化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内部化,并逐步建立起共同市场。

    由于两地是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关系的前提下推进一体化的,因此,一体化的产业重置应更多地利用市场经济的方式,遵守互利原则。就第二产业向苏锡常转移来说,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上海的企业办到苏锡常,与苏锡常合作经营;也可以采取合资和股份制的方式;也可以组建企业集团,集团总部可设在上海,生产基地在苏锡常地区。

    当然,第二产业向苏锡常转移不意味着苏锡常地区和第二产业的发展要靠上海的转移。第二产业的基地还得靠苏锡常地区自己来建设。上海则要主动让出市场,苏锡常地区产品经过上海口岸出口不应受江苏和上海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

    总之,上海和苏锡常地区经济的一体化,是这一地区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其作用不仅可使上海的中心地位更突出,也可使江苏经济直接得益。一切阻碍一体化的体制壁垒都应拆除。

作者:洪银兴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