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比重的增加和生产者服务业的日益知识密集化,对生产者服务的研究文献也日益增多。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直接提升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而且其作为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还能够有效地把新技术和新知识引入到制造业和其他行业中去,并促进分工的深化,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因此,如何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健康、持续、高效发展,就成为各国学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还比较滞后,不能够为制造业和其他产业提供充分有效的服务,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流通组织创新的视角出发,对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的作用机理作了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如何通过流通组织创新来推动我国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一、相关研究文献回顾及本文的研究起点
在生产者服务业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生产者服务业的概念和内涵。多数学者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一种中间投入,用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格鲁伯和沃克,1993)。二是生产者服务业的特征。与其他服务业相比,生产者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和空间可分的特征(Saxenian,1994)。三是生产者服务业的成长动因。厂商内部服务活动的外部化、来自于制造业部门的中间需求的增长以及信息通讯费用的下降等推动了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Francois,1990)。四是生产者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研究。生产者服务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Riddle,1986)。五是关于生产者服务业的生产组织变化研究。伴随产品生产过程与环节外包化的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也呈现不断社会化和外包化的趋势(Gillespie & Green,1987)。
在流通组织创新的相关研究中,部分学者将流通组织创新界定为流通产业组织创新,认为流通组织结构是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是流通产业内大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格局,流通组织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组建大型商品流通集团,实现大、中、小相配合和合理的组织结构(金永生,2004)。但多数学者都是从广义的流通组织创新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流通组织创新是流通组织为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新组合,即通过流通组织的创造、集中、分散、融合与协作等途径,改变流通组织的形态,提高流通组织的运行效率(张弘,2003;李荣庆,2006)。
从以上相关文献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发现,生产者服务业和流通组织创新的研究是沿着两条平行路线推进的:要么是笼统地分析生产者服务业的特征和重要性,没有分析其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尤其是忽视了流通在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么是单纯研究流通组织创新,没有把流通组织创新放在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整个框架下进行分析,而在当代,流通已经成为生产者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革要遵从生产者服务业的特征和规律,因而,单纯地分析流通变革和流通组织创新,就难以避免分析的不全面性和非系统性。因此,本文就拟从流通组织创新角度入手,结合现实经济的发展,探讨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和演进的规律,从而为加快构建我国现代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的流通组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种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经济活动的集体及其组成方式。商品流通经济活动发端于流通企业,并依靠诸多的相关企业(包括诸多的流通企业)共同完成,因此,这里的流通组织创新不仅包括了流通产业组织创新,也包括了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业务重组与产销关系重构。
二、分工深化催生现代生产者服务业
分工是指在人类社会的经济领域中,为了进行合理的劳动而使劳动专业化的过程。具体来说,分工即为劳动的分割,将一组完整的生产活动分割成若干不同的部分,将原来一个人或组织的生产活动中包含的不同职能的操作分开进行。最原始的分工是自然分工,以后才有按劳动特长的技术分工。技术分工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的专业化,这既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生产者服务业的出现就是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其本身的发展也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率的提高。
(一)分工的演进历程
分工的演进可以按照两条线索来描述,一个是从产业分工到产品分工再到要素分工,当前又进一步表现出要素内分工的趋势。另一个是从国内区域分工到国内市场分工再到国际市场分工,当前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这种分工又呈现出生产网络化的趋势。
1.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
在分工的最初,决定分工的基础是比较利益。不同个人之间在体力或智力上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差异,这使得个人或国家能够根据比较利益来实行分工和专业化,即从事自己擅长、具有优势、生产成本较低的产业,这种分工的表现形式就是产业分工。在历史上首先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四大产业门类。产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后,社会分工具有加速的趋势,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采掘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产业,信息业、金融业、流通业、法律业、教育业等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产业间的分工进一步细化。
产业分工的基础是资源禀赋,但资源禀赋的不同并不是造成分工的唯一因素,尤其是在工业化之后,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的规模经济成为推动分工的又一因素。但此时的分工更多的是一种产品分工,即在同一产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的分工,其实质是生产布局的区位选择,既可以在国家内部的不同企业间进行分工,也可以在国际之间进行。不同企业仅从事某种产品某个零部件的生产,可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自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的扩张和全球化的推进,分工进一步深化,出现了要素分工,即建立在产品价值链基础上的分工。一件产品从其研发、创新到销售,经过了多个价值附加过程,从要素分工的角度,可以将其划分为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研发阶段和销售阶段的价值附加额呈上升趋势,而生产阶段的价值附加额则逐步下降。例如,一个芭比娃娃在中国、印尼或马来西亚这些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生产,而芭比娃娃的模型是由美国的母公司设计的,美国的生产单位又负责对娃娃的着色与打扮。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为10美元,其中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只占35美分,中国的布料成本约为65美分。通过香港转口贸易,从中国内地到香港的运输成本、仓储费、香港出口商的一般管理费用与利润总和大约为l美元。在美国,生产芭比娃娃的母公司在每个芭比娃娃上赚1美元利润,这说明,一个芭比娃娃的主要价值链是分布于美国的进口、运输、配色、库存与营销环节上,这方面的价值总和约为7美元。
当前,随着技术进步和通讯、运输成本的下降,又出现了要素内分工的趋势。即不同的企业合作开发、合作生产或合作销售新的产品。这种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动态合作,即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特征,选择不同的企业来进行合作和分工,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速度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2.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
国内区域分工也是自然资源禀赋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国家内,由于各区域自然条件、人口素质、文化习俗等的不同,会造成各区域之间在不同产业上的不同优势,因此,不同区域就集中生产自己所擅长、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产品。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和交换的扩展,国内区域分工演化为市场分工,即特定产品或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空间分散化。当国内市场容量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之后,国际分工就开始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主要角色,即特定产品或特定产品的不同工序在不同国家之间实行空间分散,如波音747飞机包括450万个部件,这些部件由8个国家的1600个大型企业、1.5万个中小型企业协作生产,最后在美国西雅图组装。
当然,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和国际分工也是同时并存的,只不过在某个时期或某个区域某种分工占据优势地位。而且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也是与产业分工、产品分工、要素分工交叉并存的,国内区域分工、国内市场分工、国际分工的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产业分工和产品分工,也可以是要素分工。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输效率的提高是促进分工深化的前提和载体
随着分工的深化,企业之间通讯和交流成本、中间产品运输成本以及其他的交易成本都会增加,如果分工的收益低于随之而来增加的成本,即如果分工的边际成本大于其边际收益,理性的企业是不会深化分工的。但在现实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现代化的运输工具、通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生产专业化和协作提供了载体。
现代交通诞生于19世纪初。100多年来,交通运输发展日新月异,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相继出现,水运也因动力装置变革而空前活跃,5种运输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也大力推动了分工的深化。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光纤通信和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传输频带,增加了通信容量,同时降低了通信损耗,提高了通信质量,降低了通信成本,而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则进一步将全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在一起,交易或合作双方空间上的距离消失了,全球电脑网络可以在片刻之间完成上万亿美元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业务。同时,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使企业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的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应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推动了企业的全球扩展和国际分工。
(三)生产者服务业的演进规律
生产者服务业的演进是随着分工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经济发展史上,生产方式经历了手工生产、机械化、电器化、信息化几个阶段,生产方式的演化与分工的深化相伴随,同时也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工场手工业中,生产者被分离开来,与合作者并列而单独进行自己的操作,劳动成果由一个要完成许多操作的独立生产者的个人产品变成只需连续不断的完成同一个局部操作的各个手工业联合体的社会产品。这时,为各手工业联合体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提供服务的生产者服务就开始出现,只不过这时还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使机器的数量及其功率迅速增加,使生产技术和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大工业逐渐形成。19世纪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电能的发明和应用,为各工业部门进一步走向机械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机械化的推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品数量,使得市场竞争逐步加剧,铁路和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又把竞争扩展到世界市场上。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福特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福特制充分利用了流水生产的优点,采取生产标准化和移动式装配法,提高了整个企业的效率,把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福特制的推行进一步强化了分工和专业化,那么生产者服务即协调各工厂和各专业之间的配合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而且零部件的储存和及时运输到位也成为生产能够顺畅进行的前提条件,因此,随着福特制的推行,生产者服务业也逐步得到发展。
电子计算机是二战后科技革命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使生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在1991年互联网被发明之后,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新的产业革命,即信息化革命。信息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丰田制和温特主义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流行的组织形式。丰田制的基本思想是订单驱动,仅当市场或下道工序需求该产品或零件时,才将它生产出来,任何提前生产都是浪费。并且零部件的生产是以“分包”的形式转交给若干中小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又会以再次“分包”的形式将部分产品交给另一些企业。温特主义的特征则是围绕着产品标准在全球有效配置资源,形成标准控制下的产品模块生产与组合。丰田制和温特主义都是建立在分工深化的基础上的,它们的实现都要求有相对发达的生产者服务业相配套。比如在丰田制生产方式下,零库存目标的实现,要求有迅捷和及时的原材料和成品配送;温特主义的生产方式下,不仅要求产品按标准化设计,制造过程按模块化重组,而且供应商必须能够快速和低成本地交付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分销商和零售商必须具有快速响应顾客和交付产品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有高效率的信息搜集和分配能力。因此,在丰田制和温特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者服务业日益社会化和专业化,生产者服务体系内涵也逐渐扩大,功能也不断增强。
三、产品内贸易与流通组织创新
分工与贸易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分工必然会带来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产品分工必然会带来产品间和产品内贸易,而推动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流通组织创新就是随着产品内分工和产品内贸易的出现而不断实现的。
(一)分工与贸易的一般特点
自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中商业和生产的分离开始,流通就对生产体系发挥着能动的反作用,到工厂场手工业时期,生产过程已经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生产本身的每一个要素都从属于交换。流通至少是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一个并行的经济过程。产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之后,社会分工质和量的巨变,导致人类的生产能力进而供给能力突飞猛进,而同时,人们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却因受到生理极限的限制而没能同比例增大。这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社会范围内供大于求的剩余经济,生产瓶颈随之被突破,经济系统的重心也就转向流通、消费等要素。有了这种有利的外部环境,凭借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作用,流通就不仅能维持社会生产体系中产业结构的平衡,而且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促进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可以说,从不仅包含再生产过程的产业平衡问题而且以结构优化为首要目标的社会发展来看,流通比生产部门本身更重要,它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更具有决定作用。从单个再生产过程得出的生产决定流通也不再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惟一模式。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也已证明: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流通对生产过程有着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一旦专门负责部门间协作与配合的流通活动出现问题,社会经济就无法顺利发展。
(二)产品内贸易与流通组织创新
国际贸易在近20多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产品内贸易的发展,大量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都由多个企业或多个国家的企业来共同完成,如在一辆美国轿车的价值中,韩国的装配线生产约占30%,日本的部件与先进技术占17.5%,德国的设计占7.5%,台湾地区与新加坡的零件占4%,英国的广告与市场营销服务占2.5%,而爱尔兰与巴巴多斯的数据处理则提供了价值的1.5%,美国国内所创造的产值只占37%(Grossman和Helpman,2005)。分工的深化使得一件产品从最初的研发、设计到生产和最终的销售,要经过多个中间品的流通环节,即作为最终产品组成部分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半成品与零部件要反复在价值链增值的各企业间传递。那么,为这些原材料、中间品、半成品和零部件的顺畅传递所服务的流通即产品内贸易就是一种典型的生产者服务。
在产品内贸易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流通与生产企业之间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的关系,流通组织关系由单个赢利的利益关系变成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处于上下游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在供应商、经销商以及客户之间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关系,形成了以供应链为纽带的群体企业。
四、以流通组织创新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分工深化、贸易、流通组织创新和生产者服务业演进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要想推动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加快流通组织创新是其中必要一环。在现实中,流通组织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流通合作、商品交易市场、新型商人雇主制等。但就当前来讲,典型的并且可以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流通组织创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零售商终端控制
随着大型零售商的快速扩张,零售市场的集中程度迅速增加,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商的名字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品牌标志。在我国,苏宁、国美等大型零售商也正在扮演着相同的角色。这些大型零售商通过控制销售终端,不仅在与生产商价格谈判中居于优势地位,而且能够影响产品的规格和设计,甚至委托生产商生产自有品牌。
从本质上来说,大型零售商的优势就是通过创造需求,把握需求来控制生产商,从而真正实现大规模定制,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比如英国马斯公司(Marks和Spencer)先是越过经销商直接与制造商接触,这种接触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差价,而是为了设计和制造完全不同的产品,即从一个产品的设计开始,就由零售商直接参与,这样做的结果使顾客的需求更加容易得到满足。接着马斯自创品牌“圣米高”,占店内销售商品数量的8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工厂的“制造商”。而且随着零售商规模和资本的扩大,零售商成为影响制造商技术采用和战略规划的重要因素,因为制造商在与大型零售商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同步提升自己的管理技巧和水平,还要跟上零售商的一些战略发展规划,很多制造业厂商在一步一步地跟着零售商提升自己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其他IT投入。比如超市商品上的条形码技术,在30多年前已成熟,但当时愿意采用的企业却为数不多,直到1984年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强制要求其供应商采用该技术,条形码的应用才迅速扩大。当前,沃尔玛公司又成为无线频率识别(RFID)系统技术的推广者,因为沃尔玛要求其供应商应要在供应的货物包装容器上粘贴RFID标签,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就可能失去为沃尔玛供货的资格。
(二)供应链动态联盟
供应链动态联盟是指供应链中各自为政的实体,为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和使供应链整体优化,通过各种承诺、协议、契约,进行多方位的整合而结成的优势互补、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松散型网络组织。它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市场竞争趋势加剧相适应而出现的。
在供应链动态联盟里,供应链上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享,流通企业不仅建立了与生产企业的长期稳定关系,也进一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中,同时能保证规模经济的实现,获得低成本,又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比如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流通企业可以把市场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指导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供应链上的不同生产企业也能够相互了解合作方的销售情况、库存情况等,及时调节生产活动,从而能够使生产企业在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条件下,实施准实时生产和大规模定制。
在现实中,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的产销联盟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典范。按照这种模式,沃尔玛公司同全世界大大小小的制造商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伙伴关系,不但降低了自身的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也为生产企业创造了订单、拓宽了销路、减少了库存、加快了周转。
(三)业务流程外包
外包就是将一些传统由企业内部成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以外加工方式转让给专业的、高效的供应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专业资源,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目的。如台湾宏基公司以“速食店”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将原来在台湾生产的系统,转变为台湾生产主机板、外包装和监视器等关键零组件,卖给海外事业部,其他部件外包给市场当地厂商生产,然后在市场当地组装、销售。这种模式推出后,库存时间从100天降到50天,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1倍,新产品提前上市1个月,产品也更能迅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外包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将自身不具有优势的环节外包给供应链上的其他专业化厂商来运作,从而减少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整个流通过程的反应速度、运行质量、可靠性和消费者满意度。在日本,大约有30%的连锁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企业。比如,包括伊藤洋华堂、迈凯乐、关西超市等零售企业相继将业务委托给拥有低温商品新物流系统的日本冷藏公司。由于通过将其供应商的库存加以集中,组织其进行物流的仓储配送,伊藤洋华堂的单店效益才能多年排列在全球的第1位。
【参考文献】
[1]Francois J. H. , Producer Services, scal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Oxford Economic Papers, 42, 1990, pp. 715 -729.
[2]Gillespie A. E. and Green A. ,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producer services employment in Britain. Regional studies, 21, 1987.
[3]Grossman G. M. and Helpman E. , Outsourcing in A Global Econom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2 ( 1 ) , 2005.
[4]Riddle D. , Service-Led Growth: 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6.
[5]Saxenian A. , Regional Networks: Industrial Adapta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6]赫伯特·C.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陈彪如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7]张弘:《信息化与中国流通创新》,《财贸经济》2003年第10期。
[8]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创新与竞争优势》,《商业时代》2002年第12期。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徐从才新作:流通革命与流通现代化 [2011-7-21 14:44:58]
- 徐从才: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字数 [2010-10-12 11:20:08]
- 徐从才:商人雇主制的历史演进与现代发展 [2010-7-13 15:19:46]
- 徐从才: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 [2010-4-19 16:54:24]
- 徐从才: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 [2009-12-8 10:24:17]
- 徐从才: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2009-12-7 15:59:3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