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赵仁康正文
赵仁康:论多边贸易体系下服务业的开放
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003 发布时间:2006-4-3 点击数:


【内容提要】各国服务业的开放是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必然趋势,与近年来多边贸易体系的直接推动是密切相联系的。多边贸易体系推动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加速了服务自由化进程,扩展了服务贸易自由化领域。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服务业的开放趋势, 要正确认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开放条件下民族服务业的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国际服务市场竞争的特点、服务业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调整优化结构和强化竞争机制,加强对外合作和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综合优势和扩大对外开拓,利用过渡条件和实施适度保护,强化安全意识和健全保障机制。     

        一、多边贸易体系与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异军突起,成为国际经贸活动中一支越来越重要的生力军。此时,“无形”胜“有形”,已成为近20年来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据IMF的统计,1970—1980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8.7%,与同期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大体持平;在80年代,国际服务贸易以年平均11%的速度增长,超过货物贸易8%的年均增长率;从1988 年至1994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增长了72.8%,而同期国际货物贸易总额只增长了45.5%。(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统计》。)据WTO的统计,1996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1.2万亿美元,已相当于当年国际商品贸易总额5.1万亿美元的近1/4。 (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报告》(1994—1996年))可见国际服务贸易日益成为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一)多边贸易体系推动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谈判

    在过去较长的一个时期内,受各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不平衡的制约,以及由于服务行业的开放具有特殊性,而且多边贸易体制一直未将其纳入框架范围,导致全球范围内服务贸易壁垒森严,比货物领域的贸易保护主义有过之而无不及,由此严重地限制了国际服务市场的自由竞争,影响了国际服务贸易健康和迅速的发展。直到80年代中期,在由关贸总协定主持开展的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服务贸易才正式列入谈判议题,经过一系列艰难的谈判,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成为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意味着多边贸易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也标志着国际服务贸易从此开始了自由化的进程。尽管这一进程从一开始就是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竭力倡导和推动的,它们不遗余力地要将服务贸易纳入多边贸易体制,因为这是由其服务业的竞争实力所决定,服务贸易自由化最符合其利益和要求。但是,服务贸易自由化毕竟也是适应了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需要和经济国际化的趋势,因此也是符合世界各国根本利益的。

    (二)多边贸易体系加速了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为了顺应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以来的几年中,继续努力推动有关服务贸易谈判,加快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关成员方通过谈判,已经达成了几项意义十分重大的协议。1997年2月15日,占世界电讯市场90%以上的WTO的69个成员方签署了《基础电讯协议》,决定到2000年实现全球电讯自由化经营;3月26日, 在美国和欧盟的竭力推动下,占世界信息技术产品贸易额84%的WTO的28 个国家达成了《信息技术协议》,规定到2000年对信息技术产品贸易实行零关税,至今签字国已达40多个;12月13 日, 涉及全球金融服务市场的95%的WTO的84个成员方在原来承诺开放保险业的基础上, 达成了进一步承诺开放银行业和证券业新的《金融服务协议》,至今作出承诺已超过了100个成员。 (注:曾云:《论世贸组织的两个协议及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对策》,《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9期,第21—24页。 )根据既定日程,WTO已经于1999 年底发动了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西雅图回合,在这个被国际社会称为“千年回合”的谈判中,服务贸易曾作为一个主要的谈判内容。许多迹象显示,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在多边贸易体系的推动下,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步伐必将进一步加快。

    (三)多边贸易体系扩展了服务贸易自由化领域

    在多边贸易体系的推动下,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不仅进程不断加快,而且领域也日益扩展。服务业涉及的行业部门面广量大,其对外经济联系和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根据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的报告,世界服务贸易共包括12大类和150多个分类。 (注:张汉林:《经贸竞争新领域》,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6月,第46—49页。)今天, 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遍及各个传统服务部门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商业、贸易、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成为各国谈判和扩大市场准入的对象。尤其是近年来发达国家热衷于推动信息业、电信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技术咨询业和视听服务业等领域的多边贸易谈判和市场开放,这一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活动全球化不受地域和国界的束缚。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近三年内WTO所达成的上述几个协议,是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反映了时代和技术的巨变。因为21世纪的经济基础不仅是自然资源、物质产品、道路和港口,而且更重要的是知识、信息、通讯和金融。

    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返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必须承担的义务。为适应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自身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相融合的需要,我国参加了乌拉圭回合全部议题的谈判。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谈判的参加国和缔约方,我国于90年代初提交了初步承诺单,共涉及我国14个国内服务行业的市场准入、国民待遇的条件和资格,包括专业服务、广告、保险、陆上石油服务、商业零售、建筑工程和计算机服务等。(注:于维香等:《国际服务贸易与中国服务业》,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1995年5月, 第109页—113页。)此后经过多次谈判,我国服务市场的承诺已扩大至30多个部门(包括电信、医疗、教育、城市规划、航运、旅游等)。(注:WTO与中国经济课题组:《WTO与中国经济》,《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71期,第8页。)随着近年来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 在我国就加入WTO与有关成员国进行的双边谈判中, 重点已从关税减让转为市场准入,市场准入的焦点又集中在服务业的开放上。各国对我开放国内服务市场提出越来越高的要价,我国在电信、金融、商业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开放作出了更多的承诺。可以肯定,我国在入世后,服务业许多行业和部门的对外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原有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各种限制将逐步减少或取消,更多的外资服务企业将以更大的规模、多种投资和经营形式、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和更广泛的经营领域进入中国。

        二、正确认识服务业开放的若干问题

    在多边贸易体系的推动下,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正在日益加强,这对于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以及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对外经贸合作,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现实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条件所决定,这一趋势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由于当今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双方服务业的竞争实力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凭借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使其对外服务贸易在规模和结构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发展中国家除少数传统领域尚有一定的优势,其大部分服务行业实难与发达国家相抗衡。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及产业,使其大部分服务行业更具有关键的竞争优势,从而使这种不平衡性有日益加剧的趋向。

    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使我国也面临着一场全面的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产业结构及服务业内部结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服务业管理体制、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以及服务企业经营机制和手段方式等许多方面还明显落后。面对我国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趋势,至今国内不少服务部门及企业存在着种种担忧和疑惑。对此,我们既应当具有危机感,同时也需要对服务业的开放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一)要正确认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15.4%,高于世界服务贸易同期的增长水平,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整个GDP的比重仅为32%左右, 不仅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而且还低于低收入国家38%的平均水平。(注:王家庭等:《进一步发展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之构想》,《对外经贸实务》1999年第7期,第9页。)同时,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服务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对外开放程度更是大大落后于其它行业。从世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服务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甚至举足轻重,服务贸易也成为一国对外经济联系中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部分。服务业具有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少、对环境破坏小、应用知识和技术潜力大、可吸纳大量就业等特点,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迅速改变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落后的局面,将关系到21世纪中国经济能否真正融入国际主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二)要正确认识开放条件下民族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的开放导致大量外资服务企业的进入,确实带来了一个如何对民族服务业实行必要保护的问题,但我们首先应正确认识在对外开放环境下民族经济的发展问题。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分工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快,尤其是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经营体系日益扩大,使生产、产品和各种服务的国籍越来越模糊。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因此,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一国不存在着纯而又纯的民族经济,工业是这样,服务业当然也是这样。当然,强调更新民族经济的观念决不是忽视自身的民族利益。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两种趋势并存。各国在努力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的同时,都是以维护和加强本国本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未来的经济民族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的民族利益,即在立足于本民族和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实施更加开放的战略和政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以此增进民族利益。如果我们过度保护传统和落后的服务业,就会失去机遇,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落伍。

    (三)要正确认识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各国谈判的一个妥协产物,已充分考虑到了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的特殊性,该协定有一个部分专门对逐步自由化作出有关规定,在要求各成员通过谈判扩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也强调应充分尊重各国政策的政策目标和各国的发展水平,对某些发展中国家应允许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其有选择地开放部门和交易类型,并考虑其发展目标,从而使各国开放本国服务部门有较大的弹性。(注:《世界贸易组织文件汇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1月,第275—276页。)由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实际水平所决定,我国服务市场开放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我国作为一个经济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我国服务市场的潜力,对我国要价很高。但是,我国不可能牺牲根本利益来换取“入世”,在加入WTO 后不会放弃对本国服务业应有的保护,我国旷日持久的“入世”谈判进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使在加入WTO后,我国也有权利并可以利用其有关条款, 根据自身发展的水平和目标来确定开放的范围、步骤和进程。

    (四)要正确认识国际服务市场竞争的特点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扩大开放,必然要卷入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漩涡中。这需要认清当今国际服务市场竞争的一些重要特点:1、 竞争领域极其广泛。服务业涉及众多的行业和部门,其对外开放领域相当广阔。新技术的发展,既为更多的服务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可贸易性,也使服务能够跨越更广阔的地域,各国竞争的领域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2、 竞争的方式更为直接。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其许多项目的服务出口需要提供者和消费者相接近,需要生产经营者在国外以商业存在的形式提供服务,因此大量的服务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中,流向银行业、保险业、贸易业、广告业、运输业、商业等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增大。3、 竞争目标十分深远。今天不少服务行业正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和先导产业,各国积极参与国际服务市场竞争,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竞争的目的和意义,更加着眼于以此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和实现产业升级。4、竞争格局更趋复杂。国际服务贸易本身项目众多, 许多项目活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各国还越来越注重将服务贸易和其他对外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纵观当今许多国际经济合作活动,往往都是集各种服务交易、商品贸易、技术转让、劳务合作和资本流动于一身。

    (五)要正确认识服务业开放与国家经济安全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在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同时有效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新课题。一方面,由于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和生产跨国化势头迅猛,使各国经济生活面临的各种风险日益增大,一旦决策、竞争不力或国际市场突发性变化,就可能使经济发生动荡,导致国民财富大量损失;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许多行业面临更多的来自发达国家资本、商品和跨国公司强大的竞争压力,民族经济和经济主权受到威胁。而服务业的开放的风险和压力则更为明显。这不仅因为许多服务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关系到一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前途,而且某些服务行业属于敏感产业,涉及国家主权和安全。因此,一国在服务业的开放进程中,无疑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保障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加快改善自身服务业素质,是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系数的根本。只有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服务企业在国际竞争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才能增强服务业开放的各种承受力。

        三、积极实施服务业的开放和保护

    (一)调整优化结构,强化竞争机制

    为提高本国服务市场开放的承受力,并进一步拓展国际服务市场,首先需要大力调整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和壮大我国的服务业。服务业的发展既需要建立在努力提高各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同时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导向和扶植。目前我国服务业在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东部地区发展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慢;传统行业发展快,新兴部门发展水平不高。因此,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必须优化,既要努力提高传统服务部门的水平,更要加快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还要促进各地区和各部门平衡和协调发展。为适应服务业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还必须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要把调整结构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健全宏观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统一规划、政策、协调和管理的机构,规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统计体系,提高政策制度的透明度,加快法制建设,与国际惯例和规则相一致。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服务市场体系,特别是要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破除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封闭模式,强化服务业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服务企业要彻底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企业改制和重组。

    (二)加强对外合作,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服务业的加快开放,可以肯定,在今后一个时期中,我国的服务业将成为吸引外资的新的增长点。更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跨国服务企业的进入,为我国服务行业扩大对外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不仅可以增加我国服务业的投入,弥补资金短缺,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快传统服务部门的技术改造和革新,促进新兴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我国服务企业普遍规模小,业态陈旧,经济管理不善,经营手段单一,经营机制滞后,就业人员素质低下。我国一些商业流通企业通过与外资的合作,其经营理念、营销技巧、组织管理、货源开发、商品配送、存货管理、资金周转等方面正在发生全新的变化;我国保险业在对外合作过程中,外资保险企业为中国引入了代理人制度的全新的竞争方式,促进了中国保险业专业人才的成长。加强对外合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善自身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服务行业与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方式创新的步伐,努力创造一大批具有自身特色、国际知名的名牌服务企业和产品,以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

    (三)发挥综合优势,扩大对外开放

    我国加入多边贸易体系,既为更多的国外服务企业和产品进入中国提供了机会,也为中国服务行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边贸易体系为我们带来的更平等的国际竞争环境和条件,各个服务行业和企业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如何应付外来竞争上,而且还应当着眼于如何走出去,更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这除了需要努力改善自身各方面素质外,根据当今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领域不断扩展、各行业各部门竞争日趋紧密交织的趋向,必须进一步强化大经贸战略的实施。各服务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将各种服务出口项目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服务贸易与其它对外经贸活动的密切配合和相互促进。要着力培育高层次、大规模、综合化、集约化和国际化的经营队伍,通过服务、外经贸、工业、科研、金融等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与重组,建立一批经贸、贸工、经贸技相结合,集商品贸易、劳务合作、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跨国服务企业集团。以此发挥综合优势,实现其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有条件的服务企业要注重逐步扩大对外投资,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和手段,不断拓展跨国服务经营的规模和领域。

    (四)利用过渡条件,实施适度保护

    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服务业开放的进程和程度必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这是符合多边贸易体系协定规章要求的。因此,无论发达国目前对我施加多大的压力,我国不可能放弃对本国服务业实行适度保护。我国在对其他国家作出的承诺中,不同服务行业的开放都有一个过渡期,开放程度也有差异性。这既表明我国服务市场的开放是有步骤和分阶段的,也反映了我国对服务业的保护是有重点和有选择的。目前,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研究多边贸易体系推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特别需要深入研究《服务贸易总协定》各项条款的精神,以明确自身应有的权利,充分运用国际协定,对服务业的开放和保护进行综合权衡,全面筹划,深谋远虑。而服务行业及企业则应高度重视如何充分利用过渡条件。利用过渡条件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利用好国家在过渡期内对有关服务行业采取的保护政策措施,来加快自身的发展;二是更要把过渡期转化为一种良性的压力机制,再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加快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五)强化安全意识,健全保障机制

    首先,要树立风险和安全意识。对我国加入WTO 后加快服务业的开放将会面临的困难,有关服务行业和企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要对可能会造成哪些损害进行全面的评估,对服务业开放中可能会危及我国经济安全的各种因素保持足够的警惕。其次,要增强防御和抗衡能力。如前所述,在自我封闭的条件下不可能改变我国服务业落后的状况,只有把进一步实施更加开放的战略和政策,同时加快改善自身的经济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抗击能力,提高我们的经济安全系数。再次,要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和手段。随着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必须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健全管理机制,改善宏观调控手段,确定合理的外资结合、布局和比重。我国加入多边贸易体系,既要承担各种义务和责任,充分考虑别国的利益和要求,更要始终坚持和维护自身的权利,决不以牺牲我国服务业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途为代价,来获取眼前利益和局部好处,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和民族利益。
 
 

作者:赵仁康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