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郑淑蓉正文
郑淑蓉:论我国现代流通业的技术创新
来源:2007年2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太原) 发布时间:2009-12-15 点击数:

 

    一、流通业及技术创新的界定
    目前,理论界对流通业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林文益认为,流通产业是指整个流通领域里所包含的产业部门,主要有商业、物资贸易业、仓储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林文益,1995)。乔均认为,流通产业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一般性商业,主要包括批发业、零售业、饮食业和外贸业;二是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物资供销业、仓储业、运输业和包装业等(乔均,2000)。宋则认为,根据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流通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和仓储业(宋则,2004)。陈阿兴认为,以买进卖出商品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经营者组成的行业(产业),即为流通业(陈阿兴,2003)。总之,流通业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演变而来的,在销售形式上,现代流通业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代理业和其他销售形态,一般情况下,流通产业主要是指商品流通业。


    关于技术创新,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生产函数是不能分解为无限小的步骤的”,也就是说,这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即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 (2)采用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源;(5)组建新的生产组织。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因此,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有别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是把现有的技术变革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生产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技术的概念在逐步拓展和广义化,技术不仅包括工艺技术,也包括经营、管理和组织技术。这样,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中的“技术创新”,已基本等同于熊彼特的“创新”。由此,技术创新的含义可以界定为: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标,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建立起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经营管理系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推出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占领新市场,实现新价值。

    技术创新可以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或通过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后续环节的进行,实现技术的商品化,获得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或破译领先者的核心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新技术(傅象骥,2001)。我国流通产业中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特性,决定了我国流通领域的技术创新多为模仿创新,即侧重于新技术、新方法在流通领域的引进与应用。

    二、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是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流通产业亦是如此。


    (一)产业创新:A-u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的阿伯纳西(N. Abernathy)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厄特拜克(Jame M. Utterback)从20世纪 70年代开始,对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组织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他们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许多行业和创新案例的分析,发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组织结构三者之间既遵循不同的发展规律,又存在有机的联系,它们在时间上的动态发展影响着产业的演化。阿伯纳西和厄特拜克通过引入主导设计概念,以产品创新为中心,提出了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即Abernathy-Utterback创新过程模型,简称A-u模型(见图1)。


 

图1 A-U产业创新动态过程模型


    (二)A-u模型的特点
    1.引入了“主导设计”的概念。主导设计是描述产业创新动态过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能赢得市场信赖的一种设计,即通过综合过去产品革新中采用的技术而形成一种新的产品,它具有技术可行性,且排斥其他类型的设计。对于流通业而言,主导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更加丰富,既包括供应商为推出一种新产品而进行的设计,也包括为媒介商品流通、实现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服务方式和经营方式(金永生,2004)。
    2.揭示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阿伯纳西和厄特拜克把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及产业组织的演化划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特性阶段,认为产业的创新类型、创新程度和创新特征取决于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三)A-u模型的改进
    A-u模型描述了特定技术轨道上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分布规律及一般过程。然而,产业的发展是一代接一代具有不同生命周期产品的演化过程集合,一代产品生命周期的完结,并不表明一个产业的完结,技术创新的出现会使产业得到了质的提升,即产业由原来的技术轨道跃入一个新的技术轨道,新一代产品(侵入产品)替代老一代产品(现有产品),并沿着新的技术轨道开始又一轮的产品技术生命周期。这种依次替换的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的有序组合,形成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因此,以PLC理论为基础,从产业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来考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应呈现出如图2所示的动态关系(刘友金、黄鲁程,2001)。


    (四)从A-u模型看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1.技术创新改变了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拓展了流通业的市场空间。技术创新对流通企业业务流程的影响和对流通业市场空间的影响见表1、表2。


    表1 技术创新对流通企业业务流程的

技术创新功能  对企业流程的影响
事务处理    将无结构的流程转化为程序化的事务,减少不确定性
跨地域性    快速、远距离传递信息,使流程不依赖于地理环境
自动化     代替或减少流程中的人力劳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信息获取    为流程运作提供翔实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知识管理    获取流程中的专门知识,形成专家体系,提供决策支持
及时沟通    改变任务的先后顺序,使多个任务同步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分析功能    为流程提供复杂的分析模型的方法,保证可行性
中介功能    用共享数据代替中间人来联接两个部门,减少业务交换数据
跟踪功能    提供任务输入、输出状态的详细跟踪资料,防患于未然


    表2 技术创新对流通业市场空间的影响

技术创新功能    对市场空间的影响
第一次技术革命前  短途贩运,交易费用高,交易风险大
第一次技术革命   大量生产的商品能够低成本、快捷地运往各地,商品流
(蒸汽机、铁路)  通的范围迅速扩大
电报、电话、电视  商品信息的传递畅通无阻,各个市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
          加紧密
计算机、互联网   商品市场由地区走向全球,由现实空间走向虚拟空间

 

图2 根本性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改进A-U模型


    2.技术创新推动零售业态创新。自19世纪初以来,技术创新对零售业态创新的推动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在第一阶段(19世纪初),传统的零售经营方式是以肩挑小贩、摊贩、集市以及自制、自售、乡村杂货等形式为特征的。在第二阶段(1860~1920年),英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的集中化,导致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交易日益频繁,此时,百货商店作为零售业早期的业态应运而生。百货商店的特点是明码标价和现金交易,机器大生产及技术进步使产品标准化程度大大提高,也使百货商店明码标价售货成为可能。在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超级市场出现了。超级市场的产生与发展除了需要具备国民经济发展到小康水平和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等条件外,工业化生产和电子技术现代化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第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连锁店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其本质是把大工业生产原理运用于零售,实现零售活动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统一化。连锁店的发展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它运用的最主要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物流技术等。在第五阶段(20世纪末以来),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电子商务这一全新的商务模式产生了。电子商务是一种虚拟业态的运行平台,它使现代零售业的供货能力、客户需求等都发生变化,每一个零售组织都必须调整其组织结构与经营方式,以适应这种更加依赖信息资源运作方式的变化。


    3.技术创新推动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和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流通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通过流通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业态的更迭体现出来的,技术创新对流通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流通产业结构变化的互动实现的。流通产业结构变化会诱发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则促使流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而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集成效应又进一步提高创新效益,并诱发新一轮创新。


    三、我国流通业技术水平现状
    (一)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水平低,商贸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商品流通领域尽管已有几十万台计算机、数万个局域网,硬件设施不算落后,但由于领导层现代信息意识淡薄,计算机人员普遍缺乏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能力,使得多数设备停留在事务处理的应用状态,已建立的MIS系统大多不规范、功能欠完善。


    (二)连锁、配送尚未跨出初始阶段
    1.连锁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低。目前,我国零售领域还没有一个企业的配送中心能对各店经营的商品实行100%的统一配送,多数企业的统一配送率只有60%~70%。其原因在于,大型的配送中心还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严格执行统一配送制度,供货不及时等配送技术问题使得分店不愿意接受统一配送。在我国,每个配送中心只承担20个店铺的送货,而日本的配送中心要负责70个分店的送货,我国的连锁规模和配送中心的规模偏小。


    2.配送中心的技术含量低、效率差。我国流通领域中尚缺乏现代物流与配送的观念,物流作业不规范,各种编码不标准,托盘利用率低,装卸单元化程度也很低。配送中心在仓储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拆零商品配货电子化、物流功能条码化、配送过程精确化等方面与现代化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三)零售业技术含量不高
    1.条形码普及率低。在我国制造厂商提供的商品中,只有不到50%的商品印有条形码,而零售商自行印制条形码,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影响了上货速度,这也是造成 POS系统不完备的原因之一。


    2.POS系统功能简单。一个完善的POS系统应由主机(扫描器)、条码阅读器、电子秤、磁卡读入器、信用卡提取终端、通信接口等组成。我国的POS系统一般没有后台电脑,只能简单地发挥算盘、钱柜和打印机的功能,而其整体信息传输、资料存储、商品分析、报表编制和市场预测等功能却无法发挥。


    3.商业软件开发滞后。我国对 POS系统软件功能的开发不力,在商品分析、业务管理和统计咨询等方面存在研发盲区,阻碍了商业自动化的发展。


    4.电子防盗系统尚未普及。电子防盗系统 (Electronic Article Surveillance, EAS)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美国问世以来,已在欧美零售业中得到广泛应用。EAS与条码技术、POS机、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等一起,被视为流通业中零售业态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但这一系统在我国零售业中尚未普及。


    (四)流通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与质量保证的要求有差距
    我国至今未按物流业系统性和相关性要求建立商品流通的技术标准,各相关部门都是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制定流通技术标准。我国在商品再加工与小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化技术很薄弱,在起重、装卸的标准化设计与制造方面缺乏严格管理,生产资料质量保证技术的研发和专职检测机构也不健全。


    (五)运输能力差,设备超负荷运载
    1.自有运输能力差。生产资料储运部门的载重汽车不足3万辆,机车车头不足200辆,铁路专用线仅9.52万米,生活资料储运部门的运输能力也相当低下。


    2.运输能力很低,运输设备超负荷运转。我国现有铁路5.5万公里,铁路里程少,技术装备落后。水运的突出问题是港口吞吐能力不足,沿海15个主要港口完成的吞吐量已超过设计能力的16%,每年滞港赔偿金达2亿美元。由于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运输中转条件很差。


    四、我国流通业技术创新的新趋势
    (一)政府对流通技术创新的扶持
    发达国家的流通企业,都已形成完整的运作模式,拥有现代化的流通技术,这与政府对流通技术创新的扶持是分不开的。


    1.提供流通技术创新多元化融资渠道。我国应改革融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本,建立流通技术创新的社会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流通技术创新项目应由国家直接投资或给予优惠贷款。应完善流通技术创新证券市场,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向流通技术创新企业进行风险投资。


    2.建立流通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应建立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流通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建设拥有先进设备的大型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研基础设施,加快流通产业技术创新步伐。


    3.由政府承担社会服务职能转向由社会中介提供服务。应发展社会化的流通技术创新机构和中介机构,在流通企业技术咨询、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融资、人才培养、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流通业的规范化、技术数据的标准化是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了避免流通网络的复杂化和混乱状态,满足错综复杂的数据交换要求,必须形成一套各行业能共同遵守且与国际接轨的流通业标准。


    1.数据标准。计算机处理机构应在通讯中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电信线路和传输速度。通讯中的固定程序(如协议、数据格式化和汇总)、传递的商贸文件和语言等,均要采用统一的编码格式,使参与流通的各方都能对传递的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复制、提取和再生。


    2.流通手段标准。应尽快实现流通过程中交易条件、信用卡制度、交易用票据、商品和服务、交易对象乃至计算机系统的标准化。


    3.物流标准。物流标准包括:托盘、车辆承载、物品条形码等物流基础设施标准;清洁空气、综合环境等安全和环境强制性标准;物流用语、物流从业人员资格等物流作业和服务的相关行业标准。


    4.产品规格、重量与包装标准。应按照国家的商品分类,对商品流通中产品的规格、重量和包装予以标准化。


    (三)提升配送中心的技术含量
    在考虑配送中心规划布局时,要与公路、铁路、航道规划相结合,实现物流短程化、快速化。在选址时,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条件、进货渠道、资金情况等环境因素以及配送半径、作业布置、设施条件等技术因素。要逐步实现配送中心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实现资源共享,走配送共同化的发展道路。


    (四)流通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趋势是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流通企业并购、连锁和跨区经营使得流通业对IT硬件、软件产品的需求和IT专业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2005年,流通业硬件投资增速比较明显的是笔记本电脑、信息安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其增速均超过23%;流通业在应用软件、数据库软件和安全软件等方面的增长率分别为32.4%、21.5%和 22%,对IT专业服务的需求也增长了23%。


    1.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BI)。商业智能技术体系主要由数据仓库(DW)、在线分析处理 (OLAP)和数据挖掘(DM)三部分组成。数据仓库是商业智能的基础,许多报表可以由此生成,并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OLAP技术能帮助分析人员、管理人员从原始数据中转化出能够真正为用户所理解并真实反映数据特性的信息,使用户能进行快速、一致、交互的访问。


    2.增值链系统(Value Added Network, VAN)。它是将与生产厂家、批发商、零售商相关的各种商业信息,通过计算机通讯服务网络进行互相交换的信息管理系统。所谓增加值,是指增加传统电信网络上的服务,使通讯网络的使用价值得到提高。
    3.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 CRM)。CRM是流通业现代技术的一个新概念,它需要一个新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型,并由集成了前台和后台业务流程的一系列应用程序来支撑。


    4.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SCM是随Internet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系统,它通过 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集中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实现了原材料供应、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与运输、批发、零售、仓储和客户服务等日常工作全流程的信息化,方便了管理者获取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信息。


    5.需求链管理(Demand Chain Management, DCM)。DCM是以快速顾客反应ECR为主体,推行品类管理,由供应链走向需求链。 ECR的核心是要求供应商与零售商共同关注消费者需求,其主要内容包括品类管理和四大效率策略(四大效率策略是指品牌优化、促销推广、库存补充管理和品种组合)。需求链业务管理者应不断追踪最精确的信息,深入基层,向下级了解情况。资讯部门要由进销存数据统计、收款、对账等,转换到统计处理、分析和提供各种资讯。

作者:郑淑蓉  编辑:罗美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