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的流通概念
马克思对流通问题的研究是从商品交换开始的。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是在共同体的尽头,在它们与别的共同体或其成员接触的地方开始的”而且是偶然的物物交换。但是,“交换的不断重复使交换成为有规则的社会过程,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少有一部分劳动产品必定是有意为了交换而生产的”,这时的商品交换已经超过了“偶然交换”的范畴,成为一种有目的社会行为。不仅如此,“随着进入交换过程的商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客观上就需要一种“第三种商品”来媒介两种商品的交换。〔1 〕这个“第三种商品”可以作为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通过“第三种商品”来实现,从而使商品交换由“直接”转变为“间接”。这个“第三种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出现以后,使商品流通(交换)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即卖和买。卖和买不仅在空间上是分离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不一致的。卖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即商品转化为货币;买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即货币转化为商品。在货币为社会公认的一般等价物或交换手段的条件下,商品所有者只有首先完成第一形态变化,才有可能完成第二形态变化。因此,对商品所有者来说,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是决定性的,“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2〕然而,对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来说,由于“货币是其他一切商品的转换形态,或者说,是它们普遍让渡的产物,因此是绝对不可以让渡的商品”。〔3〕相对而言, 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比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更艰巨、更有风险。但是,在商品供给短缺的条件下,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即出现“货币追逐商品”的现象。
马克思第一次对商品流通的定义是“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系列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4〕这里, 马克思严格区别了“商品流通”与“直接的产品交换”。他强调,商品流通是一系列无休止的社会性交换行为,而“直接的产品交换”则是一种偶然的个别的交换行为,不是商品流通。
马克思还指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5〕从这个意义上讲, 商品流通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而且也是商品生产的前提。没有商品流通或者商品流通不发达,就不会有发达的商品生产,从而也就不会有发达的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商品经济。
总之,马克思的流通概念,至少包括三个含义:第一是商品流通,第二是货币流通,第三是资本流通。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流通主要是指简单的商品流通,即为先卖后买。他所说的货币流通不过是商品流通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即总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商品流通停止而停止。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流通,即货币作为流通的起点,首先转化为商品,然后商品再转化为货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抽象形式可以用资本流通公式G—W—G来表述。 这个公式既可以用来描述商业资本的运动,也可以用来描述生产资本的运动。不过,在描述生产资本运动过程时,要对前述的资本流通公式进行扩展,即将资本流通公式扩展为G—W—P—W—G。生产资本流通比商业资本流通增加了一个环节, 即生产过程。
二、马克思的流通时间与流通费用理论
马克思所说的流通时间是指资本流通时间。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6 〕由于“资本的两个流通过程是: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由货币形式转化为商品形式”,〔7〕因此, 资本的流通时间也就包括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的时间,即商品销售时间和货币资本向商品资本转化的时间,即商品采购时间。马克思认为流通时间对资本职能的执行起着消极的作用,“流通时间的延长和缩短,对于生产时间的缩短或延长,或者说,对于一定量资本作为生产资本执行职能的规模的缩小或扩大,起了一种消极限制的作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六章集中论述了流通费用问题。他将流通费用区分为三种,一种是纯粹流通费用,具体包括买卖费用、簿记费用和货币费用;一种是保管费用;一种是运输费用。
马克思首先分析了纯粹的流通费用。他认为纯粹的流通费用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买卖费用、簿记费用和货币费用。所谓买卖费用是指达成买卖交易所需要的费用。从单个资本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商品销售,还是货币转化为商品,即商品(包括劳动力)采购,都需要找寻交易对象并进行谈判、签约,这个过程,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还会直接花费成本,即“状态的变化花费时间和劳动力,但不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使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9〕马克思认为买卖(交易)虽然是资本家的一种主要职能,但是这种职能是非生产性的,是不创造价值的。不管这种职能是作为“多数人的附带工作”还是作为“少数人的专门工作”,都不会改变这种职能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一种职能本身是非生产的,然而是再生产的一个必要的因素,现在这种职能由于分工,由多数人的附带工作变为少数人的专门工作,变为他们的特殊行业,那么,这种职能的性质本身还是不会改变的。一个商人可以通过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因此,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机器,它能减少力的无益消耗,或有助于腾出生产时间”。〔10〕
除买卖费用外,还有一种费用也是纯粹流通费用的一部分,这就是簿记费用。马克思指出:“劳动时间除了耗费在实际的买卖上外,还耗费在簿记上;此外,簿记又耗费物化劳动,如钢笔、墨水、纸张、写字台、事务所费用。因此,在这种职能上,一方面耗费劳动力,另一方面耗费劳动资料”。〔11〕同买卖职能一样,簿记职能也不是生产职能,不管这种职能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还是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的独立的职能,都不会改变这种职能本身的非生产性质。当然,簿记费用也就不是生产性费用。但是,簿记费用与买卖费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不仅存在于商品生产过程中,而且存在于包括商品生产在内的任何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而后者只存在于商品生产过程中,是商品生产过程所特有的费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单纯买卖时间的费用只是由生产过程的一定的社会形式而产生,是由这个生产过程是商品的生产过程而产生”。相反,“过程越是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但是,簿记的费用随着生产积聚而减少,簿记越是转化为社会的簿记,这种费用也就越少”。〔12〕
马克思还指出纯粹流通费用的第三种形式,即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准备金等等职能的货币商品的费用。在商品生产进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某些商品,如金和银,执行货币的职能,并且作为货币专门留在流通过程”,“这些执行货币职能的商品既不进入个人消费,也不进入生产消费。这是固定在充当单纯的流通机器形式上的社会劳动”。马克思所说的货币费用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留在流通领域的货币商品所占用的社会劳动,即“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被束缚于这种非生产的形式”上;另一部分是货币的补偿费用,即“货币的磨损,要求不断得到补偿,或要求把更多的产品形式的社会劳动,转化为更多的金和银”。〔13〕同样,马克思所说的货币费用也是一种非生产性费用,而且“是仅仅由生产的社会形式产生的流通费用”。“这种费用,随着商品生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增大。它是社会财富中必须为流通过程牺牲的部分”。〔14〕
马克思对保管费用的论述是从论述商品储备开始的。马克思说:“在产品作为商品资本存在或停留在市场上时,也就是,在产品处在它从中出来的生产过程和它进入的消费过程之间的间隔时间,产品形成商品储备。”〔15〕商品储备具有双重职能,一种职能是它可以保证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连续进行,即保证商品销售的连续进行;另一种职能是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接着,马克思对储备进行了分类,他说“储备有三种形式:生产资本的形式,个人消费基金的形式,商品储备或商品资本的形式”,三种形式储备的绝对量与相对量与生产方式直接相关。例如,在产品生产的条件下,“商品形式的储备或商品储备只是财富的很小的、微小的部分。但是,消费基金,特别是真正的生活资料的消费基金,在这里相对地说却是很大的”。〔16〕然而,在商品生产,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不论是生产资本形式的储备,还是商品形式的储备,都会绝对地增加。前者“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这些生产资料或者已经处于生产过程,或者至少已经在生产者手中,也就是已经潜在地处于生产过程”。〔17〕;后者是以待售商品的形式出现的。当然,这种商品储备既可能是连续销售的条件,也可能是商品卖不出去的结果。此外,马克思还将储备进一步划分为“自愿储备”与“非自愿储备”或“正常储备”与“非正常储备”。自愿储备是商品生产者有意保持的储备,而非自愿储备是由于“流通过程本身的状况阻碍商品的出售”即流通的停滞而形成的储备。〔18〕
接着,马克思还论述了商品储备量问题,指出:“商品储备必须有一定的量,才能在一定时期内满足需求量”,并且,“储备量要大于平均出售量或平均需求量”。〔19〕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详细论述商品储备量的决定问题,只是定性地指出了影响商品储备量的几个因素:一是商品市场的供求状况;二是交通运输状况;三是信用状况;四是商品生产的周期。〔20〕
最后,马克思提出了保管费用的命题:“不论储备的社会形式如何,保管这种储备,总是需要费用:需要有贮存产品的建筑物、容器等等;还要根据产品的性质,耗费或多或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以便防止各种有害的影响”。“这些支出,总是构成物化形式或活的形式的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它们不进入产品形成本身,因此是产品的一种扣除。它们作为社会财富的非生产费用是必要的”。〔21〕马克思对保管费用问题提出了三个观点:一是保管费用不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即不论产品生产还是商品生产都会存在保管费用,但是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保管费用能否得到补偿,要取决于这种商品储备是“正常”的,还是“非正常”的,所谓正常的,是指这种储备是商品销售的必要条件,所谓非正常的,是指这种储备已经超过了商品销售所要求的储备量,显然,只有正常储备所产生的保管费用才能在商品销售中得到补偿;二是保管费用随着储备的社会地集中,而相对减少,这正是商品储备集中在流通领域比集中在生产领域更能节约保管费用的原因;三是保管费用主要包括“1.产品总量的数量减少;2.质量变坏;3.保管储备所需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22〕
马克思在论述流通费用时,提出了一个一般的规律,即“一人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加到商品上”。这种费用“仅仅是实现价值或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所需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23〕但是,运输费用则是较为特殊的流通费用。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运输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因此,运输费用也是一种生产性流通费用,它可以追加到所运输的产品中去。那么,为什么运输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呢?马克思论述到:“物品的使用价值只是在物品的消费中实现,而物品的消费可以使物品的位置变化成为必要,从而使运输业的追加生产过程成为必要”。〔24〕接着,马克思提出了运输劳动的“一般规律”:第一,“在一定距离内运输商品所需要的死劳动和活劳动量越小,劳动生产力就越大;反之亦然”;第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运输费用追加到商品中去的绝对价值量,和运输业的生产力成反比,和运输的距离成正比”;第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运输费用追加到商品价格中去的相对价值部分,和商品的体积和重量成正比”;第四,“运输费用追加到一个物品中去的相对价值部分和该物品的价值成反比”。〔25〕
三、马克思的商业资本理论
马克思首先将商业资本或商人资本分为两种类型,即商品经营资本与货币经营资本,并且指出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态。“只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这种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由分工给予特殊种类资本家的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品经营资本东商业资本”.〔26〕
商业资本的职能是把生产者的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或将其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即对产业资本的流通起中介作用。从全社会来看,商业资本可以节约产业资本用于流通过程中的资本支出,并有利于提高产业资本的周转速度,“因为商人专门从事这种业务,所以,不仅生产者可以把他的商品较早地转化为货币,而且商品资本本身也会比它处在生产者手中的时候更快地完成它的形态变化”。但是,商业资本上述职能的发挥是有前提的,即“商人资本没有超过它的必要的比例”,〔27〕也就是说,如果商业资本过度膨胀,不仅不能节约流通成本,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而且还会浪费在流通领域的资本支出,延缓产业资本的周转。
马克思还认为,商业资本不直接创造价值,从而也就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但是,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从而就能间接地有助于剩余价值的增加。同时,由于商业资本有助于市场的扩大,因而就有利于资本之间的分工和经营规模的扩大,进而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28〕
接着,马克思论述了商业利润的来源与性质,马克思指出:“因为商人资本本身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很清楚,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归商人资本所有的剩余价值,只是总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因此,“认为商业利润是单纯的加价,是商品价格在名义上高于它的价值的结果,这不过是一种假象”。〔29〕那么商业资本是怎样从生产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中取得归它所有的那一部分利润的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答案是“商人资本会按照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参加决定一般(平均)利润率”,从而通过以“低于商品的价值或低于商品的生产价格从产业资本家那里购买商品”并依然按商品的生产价格销售商品来获得归它所有的那一部分利润。〔30〕也就是说,“商业利润等于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生产价格的余额;这个生产价格对商人来说就是商品的购买价格;但是,商品的实际价格=商品的生产价格+商业利润”。〔31〕
关于商业劳动的性质问题,马克思认为,从全社会来看,商业劳动不创造剩余价值,从而不是生产性劳动,“他(指商业工人)给资本家减少了实现剩余价值的费用”。〔32〕然而,对商人或商业资本家来说,“流通费用表现为他的利润的源泉,在一般利润率的前提下,他的利润和这种流通费用的大小成比例。因此,投在这种流通费用上的支出,对商业资本来说,是一种生产投资。所以,它购买的商业劳动,对它来说,也是一种直接的生产劳动”。〔33〕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商业劳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即从社会总资本的角度来看,商业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但从商业资本的角度来看,商业劳动又是生产性的。
在论述商业资本周转时,马克思指出了商业资本周转与产业资本周转在形式上的区别。“产业资本的周转,是它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统一,因此包括整个生产过程”,它的反复周转,“则表示总再生产程的周期性和更新”,但是,商业资本的周转,“始终只是表示买和卖的反复”,而不包括生产过程。接着,马克思分析了商业资本周转的两个限制:第一,生产时间进而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的限制;第二,个人消费的速度与规模的限制。〔34〕
在讨论商业价格时,马克思指出:“他(指商人)的出售价格有两个界限:一方面是商品的生产价格,这是不由他做主的;另一方面是平均利润率,这也是不由他做主的”。〔35〕这就是说,从全社会来看,在不考虑流通费用的条件下,商业价格由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商业利润来决定。当然,商业资本的周转对商业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从总体上讲,由于“商人的利润,不是由他所周转的商品资本量决定的,而是由他为了对这种周转起中介作用而预付的货币资本的量决定的”,因此,“不同商业部门的商人资本的周转次数,会直接影响商品的商业价格。商业加价的多少,一定资本的商业利润中加到单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上的部分的大小,和不同营业部门的商业资本的周转次数或周转速度成反比”。〔36〕因此,一般来说,商业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商业价格也越低。但不论商业资本周转的快与慢,从社会平均来讲,它并不决定商业利润的大小。
最后,马克思还对商业资本的历史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商业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他说:“不仅商业,而且商业资本也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得早,实际上它是资本在历史上更为古老的自由的存在方式”。〔37〕“商人的存在和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本身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前提。1.因为这种存在和发展是货币财产集中的先决条件;2.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是为贸易而生产,是大规模的销售,而不是面向个别顾客的销售,因而需要有这样的商人,他不是为满足他个人需要而购买,而是把许多人的购买行为集中到他的购买行为上。另一方面,商人资本的任何一种发展,会促使生产越来越具有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性质,促使产品越来越转化为商品”。〔38〕
在论述商业资本的历史时,马克思还对商业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马克思指出“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39〕但是,在论述商业与工业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商业与工业的发展在历史上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例如“在古罗马,还在共和制的后期,商人资本已发展到古代世界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工业发展上没有显出任何进步;在科林斯和欧洲、小亚细亚和其他希腊城市,商业的发展却伴随有工业的高度发展”。〔40〕
四、对马克思流通理论的评价
纵观马克思对流通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是在商品生产的发达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体制前提下来论述流通的,因此,不论是资本流通还是商品流通都是以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为前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41〕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流通与交换的区别,认为流通并不等同于交换,只是交换的部分内容。为什么流通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呢?这是因为交换既包括劳动活动的交换,也包括劳动成果的交换。劳动活动的交换是在生产单位内部通过指挥与管理(权威)的形式进行的,属于生产本身,相反,劳动成果的交换是在生产单位之间通过谈判与专业化商(交易)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属于流通。至于“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意指流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包含多次商品交换行为的运动过程。因类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中,产品从生产者手中转到消费者手中,与直接的物物交换一次完成不同,往往需要经过多次的交换行为,表现为一系列的交换过程,即商品流过程。因此,马克思所说的“从总体上看的交换”,并不是指流通包含了交换的全部内容,而是指流通与交换具有不同的运动特点,流通包含了一系列交换行为的整体运动过程,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话,流通是交换的一个集合,而交换不过是流通中的一个元素。
如前所述,马克思是从三种意义上来研究流通的,即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是基础,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转化形式,没有商品流通也就不会有货币流通,从而也不会有资本流通。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研究方法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而且也是符合历史的。但是,马克思的研究目的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并以他的价值判断数据——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因此,马克思所关心的是资本流通,研究的重点也是资本流通,如货币如何转化为资本,资本如何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等。按照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对商品流通问题的关心只限于能够充分说明资本流通的限度之内。因此,在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中,对G—W和W—G的研究是不够深入的,或说,马克思并没有把货币如何转化为商品,以及商品如何转化为货币作为重点来研究。在马克思那里,总是把这两个问题当作既成的事实,也就是说,商品转化为货币和货币转化为商品不存在技术的和经济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商品转化为货币和货币转化为商品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对任何商品经济社会来说,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商品流通的技术或经济问题。
既然,马克思是在商品生产的发达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来研究流通问题的,因此,马克思所研究的流通也就是指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包括简单的商品流通和发达的商品流通两种形式,至于物物交换,是被马克思排除在商品流通范畴之外的东西。根据我们的理解,所谓简单的商品流通也就是指不以专门的商人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即企业之间“直接流通”;所谓发达的商品流通也就是指以专门的商人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即“间接流通。
马克思虽然主要研究特定的生产,即资本主义的生产,但是也提出了生产一般的概念。马克思说:“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42〕但是,马克思却没有提出“流通一般”的概念。这是因为,他仅仅把流通理解为商品流通,因此,是不存在商品流通以外的流通。然而,我们认为,与生产一般一样,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社会分工,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都会存在生产物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问题,也就是说存在着生产物的流动问题,这就是“流通一般”。在我国,是孙冶方首先提出“流通一般”概念的,他认为:“流通是社会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所经过的全部过程。由不断进行着的亿万次交换所构成的流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有社会分工,就会有交换;有社会化大生产,就会有流通过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有社会分工,就会有交换;有社会化大生产,就会有流通过程。这是流通一般”。〔43〕由此看来,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只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而不能说明其他生产方式的流通问题,特别是无法解释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产品流通问题。
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关注的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运动,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而没有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形态的运动,即物流过程。因此
,这不得不说是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种缺陷。事实上,生产物(不论采取商品的形式还是产品的形式)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都要伴随使用价值形态或实体的运动,尽管在商品流通的条件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但是就整体而言,不论在企业范围内,还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存在着大量的物流活动,而且这个物流活动会日益复杂,并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致于成为一个“黑暗大陆”、“第三利润源”。
第三,即便是马克思的“商流”理论本身,也是不够完全的。因为马克思关心的是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和如何分配的,而且是在抽象层次上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因此,他既没有把资本家(企业家)如何具体生产和分配剩余价值作为重点来研究,更没有把作为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配手段的商品流通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也就是说,马克思只是一般性地揭示了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以及商品流通的“本质”,而没有具体地研究企业以及社会的商品流通是如何组织的。厂商是如何降低流通成本的,商人是如何经营商品流通的,政府是如何管理社会商品流通的,等等。
第四,马克思的商品流通理论至少在以下两点上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一,流通方式决定于生产方式,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方式或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唯一解,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物的流通也必然采取商品流通的方式,而且进入流通的商品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而且还包括劳动力、资本、信息、技术等等生产要素;第二,商品流通的两个前提条件是商品所有者“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以及“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地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44〕因此,要进行商品流通,首先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产权制度,以创造出不同的“商品所有者”,其次,每一商品所有者必须认真考虑对方的需求,也就是商品所有者至少要做到“利己不损人”。这是市场经济社会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商业道德。
注释及参考文献:
〔1〕—〔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6页、124页、129页、第131页、167页。
〔6〕—〔25〕: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138、141、142、147、148、150、152、153、154、155、158、159、164、165、160、162、167、168、169页。
〔26〕—〔40〕: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7、307、312、314、318、319、335、337、339、343、348、363、365、371、371页。
〔4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08页。
〔42〕:同上,第195页。
〔43〕:孙冶方,“流通概论”,《财贸经济》1981年第1期。
〔4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2页。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夏春玉: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及 [2013-12-30 16:19:02]
- 夏春玉:农产品流通渠道的维度:基于政治经 [2011-5-16 15:02:50]
- 夏春玉: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研究综述 [2010-11-16 10:16:43]
- 夏春玉:关系交换、治理机制与交易绩效:基 [2010-6-11 16:44:29]
- 夏春玉:农产品流通:基于网络组织理论的一 [2010-3-17 15:45:36]
- 夏春玉:物流模式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 [2010-3-17 15:26:40]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