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现实生活,整个经济体,整个社会,不也就是一个巨大的“斯金纳箱”吗?斯金纳(源自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激励机制”。而“激励”,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旅途带了一本《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书中第一章“打开斯金纳的箱子:老鼠的疯狂世界”,介绍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放眼现实生活,整个经济体,整个社会,不也就是一个巨大的“斯金纳箱”吗?斯金纳(源自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激励机制”。而“激励”,是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什么是经济学?六个字,目标、约束、选择。更简单,可以两个字,效率。如何“选择”,如何有“效率”?就靠“激励”。
1996年的经济学诺贝尔奖,授予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激励机制理论做出了基础性贡献”的两位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维克里。
200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家二十点共识”,其中第二点共识就是,“提供恰当的激励是一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第四个原理就是,“对激励作出反应”。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的工作,源自于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190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甫洛夫发现,动物(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是狗。其实人也一样。人是作为动物的人和作为社会的人的统一,而且首先是动物的人,其次才是社会的人。)吃东西时,口腔会分泌唾液,这是先天本能,不需要任何训练,并可以保持终生。巴甫洛夫将此称为“非条件反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本能反射”、“先天反射”)。
巴甫洛夫又发现,在每次给狗喂食之前,先打铃,多次的铃声和食物结合之后,仅仅打铃而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是因为,铃声和食物的结合,使味觉和听觉器官所受到的刺激传入中枢,在狗的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兴奋灶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经不断训练、不断强化而巩固下来。发展到铃声一出现,就如同食物已进入嘴中一样,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巴甫洛夫称之为“条件反射”(后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就是所谓“心理性分泌”的生理过程。
巴甫洛夫用灯光、脚步声、流水声等各种信号刺激狗,甚至用棍子打狗,用烙铁烫狗,用针尖刺狗,只要在喂食前使狗获得相同刺激信号,便可形成条件反射。一旦形成条件反射,狗在挨打、挨烫和挨刺后,也会垂涎三尺。
生命体如果只有非条件反射,是无法在实际环境中生存的。可以设想,机体不能只依靠食物掉入口中才引起吃食动作,更不能只在身上遭受伤害时才引起防御动作。在生命活动中,单纯的非条件反射是不存在的;机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所以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密切联系在一起。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相比,前者数目有限,后者无限。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还在远方的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反应。因此,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大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更多级的条件反射(比如,好学校→好工作→好收入→好生活)。
根据信号系统的性质来划分,条件反射又可分为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由各种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具体信号引起的,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形成条件反射,这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经济活动中,货币(钞票)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第二信号系统”。
“条件反射”的两个历史典故“望梅止渴”与“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和画饼充饥,是中国两个很有名的典故。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第十六出中有一句就是,“小生待画饼充饥,小姐似望梅止渴”。
两个典故,很巧合地,分别源于三国时的曹操曹丕父子。
“望梅止渴”是曹操的带兵之策。见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日: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画饼充饥”是曹丕用人之道的反例。见《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这里想指出的是,不管这两个成语的现代解释是什么,如果按照心理学和经济学的原理,说“画饼不能充饥”和“望梅可以止渴”,是成立的。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研究成果,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有重要影响。
斯金纳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1971年《时代》杂志将斯金纳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1975年的一项研究称他为美国最有名的科学家。有心理学史家曾说“斯金纳是个神秘人物,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谜题中”。
斯金纳早年的理想是成为一个小说家,后来改变志向可能是他觉得“科学比艺术更能拯救世界”。因为当时的世界确实需要拯救。一战结束将近十年,越来越多经历残酷战争的人们受忧郁折磨,精神病院人满为患。1928年斯金纳进入哈佛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着迷于巴甫洛夫的学说,他想,既然可以制约特定腺体,那么可否制约生物整体呢?人类是否会主动形成某种非本能的行为?不久他就造出后来举世闻名的“斯金纳箱”。那年6月,有同学送给他实验用小白鼠,就此开展了延续好多年的实验。
斯金纳的实验和巴甫洛夫差别不大。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也曾做过类似实验,关在木箱里的猫偶然踩到某个踏板,而获得一些奖赏,之后它便会刻意去踩踏板。斯金纳的实验,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延续,而且是他们工作的发展。他首先让老鼠意外踩到杠杆,掉出食物颗粒,因为得到奖赏,原先无意问的举动遂转变为刻意的行为。斯金纳进一步实验,将奖赏移除或改变出现频率,观察这对老鼠行为有何影响,据此归纳出的人类行为定律。同时奠定他在心理学界的领导地位。
斯金纳根据实验结果,推断人性具有机械特质。他的理想是全世界合而为一,统治者由行为心理学家组成,负责制约或训练民众,使其既具有人性,又能听命行事。1960年代,斯金纳接受传记作家伊凡斯访问时,坦承自己在社会改造方面的成就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不无关联,且可能成为独裁者的工具。他有一部著作,名为 《超越自由与尊严》,有评论说,“这本书告诉我们如何以驯服狗的方式来驯服人类”。
斯金纳的学说,促成了许多有益社会的措施。比如,塑造行为的技巧已经有效减少危险驾驶,使闯红灯比例降低约10%~12%。美国公立精神病院将斯金纳的行为理论应用于重度精神病患的治疗,病人每举起汤匙吃一口饭菜,就能得到一根渴望已久的香烟,让治愈无望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会自己更衣进食。临床医生还应用斯金纳的方法,治疗恐惧症与焦虑症患者。这些行为疗法目前仍广为应用且效果显著。
斯金纳的工作,肯定是有局限性的。和斯金纳同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一位同事,指出斯金纳的发现,“无法解释思想、语言、推理、比喻、创意之类的认知现象,也不能解释内疚或羞耻的感受”。
社会就是一个超巨大的“斯金纳箱”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都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前提、为基础。条件反射—可以塑造、可以改造、可以强化(某些甚至可以遗传)、可以退化、可以消除。但“非条件反射”是不可以消除的。也许手术摘除狗分泌唾液的腺体,狗吃食物(如果还能够吃食物的话)就没有了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反射”,但与此相关的“非条件反射”也就都没有了。而想要消除人的“趋利避害”本能,想要用“非手术方法”摘除人的“趋利避害”之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努力。历史证明,这种努力(消除人的“非条件反射”),是“与风车作战”:如果用中国的典故,那就是“鲧治水”。
现在我们有许多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时,很多人都归之为“利益驱动”,似乎“利益驱动”,就是我们所有这些问题的终极根由:
“毒大米毒面粉毒奶粉都是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下的信仰缺失——山西黑砖窑事件的思考”
“各地祭奠活动过多过滥多出于利益驱动”
“官员商场走穴现象普遍利益驱动公权私化”
“公务员报考折射大学生就业含利益驱动”
“‘酸性体质论’:利益驱动下的医学谎言”
“‘同志’结婚是受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丧尽天良‘人贩专业户’将亲生子当商品”
“超限超载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核心问题是利益驱动”
其实,“利益驱动”的本质就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对个体的效应是“趋利避害”,对群体的效应则是中性的。我原来说过“私”如水,现在也可以表述为“非条件反射”如水。因为它是人的天性、人的本能,像水一样是堵塞不住的。而且它像水一样既可以害人,也可以利人。其害必须加以约束,其利必须予以发挥。
如果说“利益驱动”不是“万恶之源”,那么问题的根源又在哪里呢?用经济学的术语,就是“激励机制”设置不当;用心理学的术语,就是“条件反射”塑造有误。
世上充满了各种各样、有形和无形的杠杆,人一出生,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触碰到这些杠杆。其行为模式的养成(还要不要去触碰这些杠杆,以及用什么方式、什么力度、什么频率去触碰这些杠杆),就在于其最初(以及随后的不断重复)触碰某个杠杆时,得到的是奖赏还是惩罚(奖惩可以有多种组合,比如,有奖无惩,无奖有惩,无奖无惩,有奖有惩。有奖有惩中再可以分为,奖惩相当,奖大惩小,奖小惩大)。
小至闯红灯、考试作弊,大至三鹿奶粉、金融风暴,都可以用“条件反射”来解释。
斯金纳被人批评而且自己也承认的“纳粹倾向”,是应该避免,也是可以避免的。因为我们承认人的天性,承认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只是要求在满足自己私利时,至少不要损害别人的利益(最好是也有利于别人。也就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调控下的人际关系),不是要把人训练成没有自我意识只以服从元首意志为天职的纳粹士兵。
书中介绍的斯金纳的只奖不惩,只承认奖赏的作用,否定惩罚的效应,笔者没有看到更多文献,不便评论。就笔者的感觉,社会激励机制的设置,应该是有奖有惩才对。对自己的利和害,直接就体现了奖惩;而对他人、对社会的利和害,则需要社会设置好奖励惩害的道德(大众自发形成)和法律(政府主导确立和执行)体系。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傅红春:“条件反射”与“激励机制” [2010-11-2 10:29:29]
- 傅红春:幸福指数与教育成本有何关联? [2010-11-2 10:19:21]
- 傅红春简介 [2006-3-24 10:00:49]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