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范围内,产业集群以其强大的竞争力和中小企业的广泛参与性成为世界产业经济的亮点。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中,承接了许多产业的生产加工环节,并成为“世界加工工厂”。这些承接的产业转移环节,多数以集群形式存在。产业集群已成为许多地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由于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同一产业众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特点,构建“集群式供应链”,能让我国的中小企业在与国外大企业的全球竞争中,实现“以小搏大”。
集群式供应链是不同于传统供应链的网络式供应链。它是在特定的集群地域中,存在围绕同一产品或相关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诸多研发机构、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甚至终端客户等组织,以“供应链—客户”关系,通过“信任和承诺”非正式或正式合同、协议方式进行连接,形成基于本地一体化的供应链。
集群式供应链是以产业集群作为平台,内部具有供应链结构的产业集群。例如,在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中,其配件生产、产品装配和销售之间形成了一条供应链,仅仅低压电器的配套件,就涉及金属部件、合金材料、注塑部件、冲制、酸洗,以及模具加工等几十万种,这些零部配件70%能在柳市当地采购,对于那些需要向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部件,其供应商即使不在当地进行生产加工,也在当地设立了零配件的销售网点。所以,在温州柳市,低压电器生产所需的所有采购都可以在5公里内实现,也就是当地所说的“5公里经济圈”。
更有趣的是,在集群式供应链中,集群中的产业多样化。这些产业并不是毫不相关、完全迥异的,它们之间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比如,浙江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其纺纱织造是基本产业,而纺机制造产业则是集群中的辅助产业。它是基本产业得以顺利进行和发展的必需的协作产业,保证了纺织基本产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其所需要的任何类型的纺织制造设备、工艺装配、零配件和相应的技术服务;而附属产业(如饮食行业、房地产业、公共服务产业等)则是为基本产业和辅助产业提供服务的行业。
基本产业、辅助产业和附属产业互不相同,它们之间相互协作,有机融合,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集群体”。
集群式供应链作为中小企业普遍适用的供应链,在产业集群地域中,聚集众多同一产业、位于不同环节的许多企业,进行基于本地一体化的运作。由于集群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和畅通的,所以不会导致信息失真和供应链中容易出现的“牛鞭效应”。
集群式供应链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互竞效应。集群式供应链在集群层面、单链式供应链层面和单个企业层面等3个层面上的互竞效应,形成竞争的氛围,比单纯来自供应链内部的推动力更有助于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它迫使集群式供应链系统的企业进行结构组织的重组,由金字塔形向扁平型方向发展,有助于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适应竞争的需要。
例如,联想和戴尔在广东东莞产业集群的竞争,就是基于单链式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品牌、销售渠道、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等。联想的售后服务比戴尔好,但戴尔的交货期比联想要短。当然,某个环节的竞争优势,并不代表最终的优势,最终的优势需要基于单链式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联想和戴尔不约而同地将其生产环节搬迁到东莞,进行集群供应链整合,依托外部资源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集群式供应链系统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它的互动效应。在集群式供应链中各个单元个体之间,实现信息流互动、资金流互动和物流互动。这种“三流互动”产生了巨大的效应:缩短了企业进入系统的适应调整期,提高了供应链单元企业敏捷性,使企业能快速适应市场发展,由原来的“大鱼吃小鱼”变为“快鱼吃慢鱼”的游戏规则,为企业衍生和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本、劳动力、企业家能力和市场拓展等便利条件;同时,由于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在系统内迅速扩散,大大降低了集群企业的风险。
作为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主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它是构建集群式供应链的基础。而主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集中体现在它的价值性上,这就是最终用户所看重的核心价值,因为与其他企业相比,用户认定它是物超所值的。这是因为主导企业具备从核心竞争力—核心专利—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最终产品的延展能力。
所以,集群式供应链的竞争力充分体现在品牌的影响能力、对市场的领悟能力、敏捷的组织结构的适应能力和整合能力等几个方面。
集群式供应链的物流整合是集群式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物流整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群式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的高低。
通常,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往往采取简单的物流外包模式。例如,在浙江织里镇的“童装产业集群”,有生产企业6000多家,年童装生产量1.8亿件(套),产值达到40亿元人民币。其生产企业大都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很小,在面料采购、运输、销售、配送等物流环节上,都采用简单的物流外包,交给专业企业进行运作,大大降低了集群中的中小企业的物流成本。
也有一些集群体,如广东沙溪镇的“休闲装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为了增强市场反应速度,提高休闲服装的市场“保鲜度”,形成规模效应,集群中的“剑龙”、“雷柏高”、“霞湖世家”等休闲服品牌企业计划共同组建一个配送物流企业,对各地市场进行共同配送。
只有采用最适合自己的物流方式,中小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赢得更有利的地位。
应该看到,集群企业在整合物流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产业集群的物流必然涉及报关、通关、保税、多式联运等国际物流环节,其综合性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物流活动已由本地一体化向区域一体化、跨国一体化的物流方向发展。
集群企业分工越来越精细,企业之间的物流联系也越来越复杂,物流外包越来越频繁,企业的物流管理也越来越重要。而物流园区的发展,为集群企业提供了极佳的物流服务平台。
物流园区通过自身的各个不同功能的物流企业(如运输企业、仓储企业、配送企业、流通加工服务企业等)有机地嵌入到集群供应链上下游的每一个环节(供应商与批发商、批发商与零售商、零售商与终端客户)中去,使得集群分工精细的上下游企业,通过物流园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无缝衔接。
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物流园区可以看做是服务于集群企业的物流企业的集群,它们之间完全可以实现高度的耦合。产业集群的发展,将促使物流园区的经营更加规模化和高效化,并反过来有力地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实现双赢。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许胜余:集群式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物流 [2010-4-19 8:38:03]
- 许胜余:集群式供应链与产业集群物流 [2009-12-14 14:46:10]
- 许胜余简介 [2006-4-7 10:54:21]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