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企业间知识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创新及科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建立明确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减少双方合作风险,进而推动企业双方价值共创。文章从企业间知识合作的研发动机、学习动机、战略动机及竞争动机四个视角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述评,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企业间知识合作/研发动机/学习动机/战略动机/竞争动机
2015年3月10日,苹果公司与腾讯公司通过知识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款Apple Watch,获取可观的经济利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分析这种合作,不难发现是基于企业间知识异质性的。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其研究的重心是企业间合作模式(Interorganizational Patterns)[1]、伙伴选择(Partner Selection)[2]、合作关系(cooperation relationship)[3]、信任和承诺(trust and commitment)[4]等等,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合作过程,事中的关系和方式,但从字里行间可见,多多少少都涉及合作的动机,当然这些研究表现动机问题并不是直接表现出来,而且只有少部分将动机进行分类,但是动机对于合作很重要。《辞海》中解释动机是与满足个体需要有关的活动目的或出发点,它可以导致为满足需求而采取的行动。心理学认为动机是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促使企业间进行合作的动机是需求驱使的,合作的成功会增加动机的强度。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反映了合作的目的和出发点,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合作是由不同的合作动机产生的(Helenelundberg,2012)[5],也是企业参与下次合作或重复合作的参照,对企业明确目标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明确合作动机利于企业间有效地达成合作,为双方减少不同程度的风险、降低机会主义成本,获取准确的合作信息,这对企业有效建立合作战略更具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本文以英文“interfirm cooperation”(企业间合作)以及与这一主题相关的“interorganization cooperation”(组织间合作)、“alliance”、“partner”等构念作为关键词,从Jstor、Wiley、Elsevier等数据库中检索到55篇可用于文献分析的有效文献,并且详细解读和梳理这些文献。总结并归纳动机内涵及其类型,即有利于已有研究的基本脉络,也系统地归纳形成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的理论,进而能够指导理论和进一步的探索。
目前学者们已经对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梳理现有相关研究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学者将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归纳为三个方面研发动机、学习动机和战略动机(Hagedoon,1993)[6];还有学者从节省交易成本、分担风险、占领知识技术、企业自身知识能力“异质性”对动机进行归纳和解释(Sakakibara,1997)[7],也有学者提出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动机在于研发动机、竞争动机和企业战略动机(Ring和VandeVan,1992)[8]。目前学者们主要从研发动机视角、学习动机视角、战略动机视角、竞争动机视角四个视角来研究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问题:下面就从这四个视角来对现有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研究进行述评。
(一)研发动机视角
从合作研发的角度看,企业间知识合作有助于企业获取主导技术变革的知识与技术,继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必须认识到合作所寻求的是知识技术相匹配及协同进行研发。从已有研究来看,研发动机视角主要关注知识技术协同、减小研发不确定性和降低研发成本。
1.知识技术协同
知识技术资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应用协同创造知识技术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是推动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动力(Gray,1991)[9]。企业间通过知识合作,整合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知识技术的协同创新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中的竞争力。主导技术变革获取知识产生技术的协同增效是企业进行知识创新、嫁接知识缺口、解决知识嵌入,继而获取多层次、多目标及多任务间的知识协同效应(Anklam,2002)[10]。Arora and Gambardella(1994)[11]对美国庞大的化工和药物企业间R&D合作进行分析,表明知识技术协同对企业参与合作研发提高绩效非常重要,它是基于企业需要利用外部资源和技术机会提高技术协同效应作为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达到目的。企业间R&D合作的发生尤其是在以知识技术基础为主的产业中,技术机会越大,企业进行R&D合作创新活动的研发动机越强。原因在于,企业通过合作,整合内外部知识技术资源,有效利用及创造知识技术的整体效益大于各自独立组成部分的效应总和为首因催生参与合作。Mowery(1998)[12]的研究发现,企业利用合作伙伴的知识技术能力的作用,通过技术重叠和措施进行自身知识技术的预测。原因在于,合作一旦形成,会影响到企业的技术组合的方式和企业的知识和技术创新。
同时,Knudsen(2007)[13]的研究表明,企业参与R&D合作协同创新是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获取和不断探索的结果。这也就是说,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是合作伙伴拥有的知识技术与其展开R&D合作的知识技术协同增效的结果。也有学者Dosi(1988)[14]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获取知识和技术机会是企业当前面对现存的和应用的外部资源,知识技术的实力和资源是解释企业特有的和跨产业的重要因素变化的研发强度和研发效率的重要因素。这也就说明,外部知识资源越重要企业内部生产新的和高效的产品的动机更强(Arvanitis and Hollenstein 1994;Gambardella 1992)[15]。
还有一些学者从合作的内部过程来分析技术协同是企业参与合作的关键动力,企业参与研发合作的动机是获取技术共享,那么假定企业拥有较好的内部吸收能力,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的企业,从研发合作中获取的益处更多,一个具有高水平的内部能力的企业会增加合作伙伴对其的吸引力(Veugelers,1997;López,2008)[16],研发合作的支出增加了企业规模,使得大企业更好地吸收和使用外部的专业资源,促使该企业也可以更加愿意与其他企业合作。因此,企业间通过知识技术资源的协同获取更大效应的内外部资源,促使企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效果增倍。
2.减小研发的不确定性
许多涉及企业间R&D研究将减少研发不确定性作为企业参与合作研发的主要动机。这种不确定性是一个事件可能发生的,带给事件规模分配的可能性。Fusfeld和Haklisch(1985)[17]分析了企业以契约形式与伙伴进行合作,合作双方共同投入知识资源以共同研发为目标进而展开创新活动。究其原因,这种参与合作的方式很明显就是企业为避免由于研发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难以转移的资源为参与的动因。还有,Sivadas(2000)[18]认为,企业共同参与研发,按照期限规则针对技术复杂性、高成本带给研发规模的不确定,共担风险及共享成果联合创新。原因是,参与合作的企业具有明确的合作目的,事先明确规定企业间合作规则防止由合作研发的不确定造成的风险。也有Hagedoorn and Schakenraad(1992)[19]学者指出,研发具有复杂性、风险性和带给环境不确定性,通过合作降低研发带来的不确定性,或者缩小不确定性的发生。研发合作是企业适应外部不确定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面对R&D利益关系是正向的或者至少能够期望是正向积极的,从而避免多种的R&D和浪费溢出,减少不确定性,增强意识成本保护,意识到经济规模和范围,缩短发展时间(Becker and Peters,1998;Camagni,1993;Robertson and Langlois,1995)[20]。
3.降低研发成本
知识具有价值性,具有价值的知识可以被作为企业获取竞争力的货币资源。知识的价值性具有关键性、不可替代性及中心性(SZE-SZE WONG,2008)[21],企业仅靠自身的力量研发他们所需的全部有价值的知识和技术花费昂贵且困难重重,因而合作研发有效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Bayona(2001)[22]认为企业合作研发的动机是企业避免由创新过程中知识复杂化使得企业面临技术工艺复杂化,致使企业创新费用高,承担的研发成本大。同时,Wolf(2004)[23]指出企业创新活动的原动力是R&D合作,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是企业关注研发设计合作的主要因素,合作伙伴的原动力(知识技术)成本投入影响新产品发展。他对德国制造业的实证分析表明,R&D合作被用作互补投入创新过程从而影响创新的产出,R&D合作动机影响了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进一步得出企业间合作研发更加重视知识投入的强度。原因在于,对研发投入有价值的知识,可以减小成本投入、分担研发风险,继而有效地扩大企业规模获得市场中的规模优势。这里也有学者对有关促使合作研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规模和参与研发的经验。
(二)学习动机视角
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学习动机视角认为,学习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知识,也为内部成员搭建了学习机会和途径。从已有研究的脉络体系来看,企业间相互学习的建立始于拥有知识的异质性,因而从知识匹配、知识黏性及经验知识阐释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学习动机。
1.知识匹配
企业间的知识合作强调互补性知识的学习在合作中发挥的重要性,这是基于企业间的互补性知识能为企业带来利用知识和最大化知识创造Dushnitsky and Shaver(2009)[24]。企业间互补性知识的获取有利于企业间知识结构的完整,获取更大效应的创新。Inkpen(1998)[25]指出,创造知识是所有组织的一个主要挑战,知识提供组织活动的能力,新知识给予组织复兴的能力,并将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归纳为学习动机,即该动机是企业学习对方的不同技术和知识,使其在平衡和应用知识更加有效。并且从组织学习和交易成本为视角,探讨企业的学习意图,拥有哪些学习机会,企业间知识合作通过企业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吸收学习合作伙伴的知识从而产生更多的新知识,形成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他认为,对于所有的组织来说,新知识是企业开展实验、创新和改变的新鲜血液,如果缺乏学习动机,企业获取伙伴的技术可能被限制,缺乏有限的学习机会,无法达到双赢的局面。理由是,新知识是通过垂直流动而暴露出新的解决知识,且以此更加迅速广泛地涉及不同的知识,加快刺激全面发现知识相关性。Cummings和Holmberg(2012)[26]考察了200多名合作企业的经理,研究发现,互补知识是企业合作的动机,原因在于,企业学习对方的互补性知识,双方间的技术能够很好地融合运用,且学习会较为轻松,更加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从而有学者Tsang(1994)[27]指出,企业参与合作的学习动机越强、想要利用和采纳的意愿度越强,越有利于成功的知识获取。使得企业与外部商业网络相互作用从而探索额外的知识资产和技术资源。Diestre和Rajagopalan(2012)[28]进一步研究发现,推动企业进行合作的动力是双方拥有知识技术的互补性,互补性使得双方同化或吸收知识技术的能力更强,促进彼此学习知识的过程。因而进一步发现,合作的企业涉及的业务多元化,其对知识技术需求的紧迫感催使企业间更加愿意学习所需知识。原因就在于,知识需求紧迫性越强,企业学习动机越强,越想获得所需知识。同时Hult(1998)[29]通过创新市场导向分析,一个企业向伙伴学习动机是由创新和提高企业竞争利益及绩效能力而增强的。这也证实了Kogut(1988)和Westney(1988)[30]的研究结论,企业间知识合作为组织学习提供了一个学习平台,为企业从合作伙伴那里学习技巧和竞争能力提供了入口。
也有学者Gloria Parra(2010)[31]从认知视角对西班牙鞋业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访问或进入知识入口的动力在于伙伴成员间的知识异质性,知识异质性是技术在合作中产生协同价值。还有Rodan和Galunic(2004)[32]研究发现,企业通过社会网络关系与其它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学习来获取异质的知识元素,而构建这种合作的前提就是企业必须有不同的知识,而这是企业参与合作的首要动因。原因在于,合作学习具有异质性知识可以更大范围拓展企业知识技术的广度和深度,继而提升创新力。此外Alessia和Lucio(2008)[33]基于对罗马航空业的案例研究,企业的知识范畴处在竞争性高的科技产业中,学习和交换异质性知识是参与合作的动因。他们认为,参与合作的双方的知识及专业背景差异性越大,那么在学习伙伴知识的同时更加有效地转移专业知识,从而拓宽知识元素。由此可以说明,组织学习是一种平衡市场基础知识取得竞争利益的能力。企业间的学习是通过合作伙伴来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技能知识。为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间的相互转移开辟了蹊径,企业将所拥有的知识进行集成,形成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和整合性的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企业间的学习为合作双方提供了多样化的知识,也为内部成员提供了学习机会和途径。
2.知识黏性
知识的难以转移性和黏性使得企业间通过合作学习成功的转移知识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竞争力。Li,C.and C.Hsieh(2009)[34]从知识管理的视角认为,知识具有黏性和难以转移的特性,知识转移的成功是偶然的,取决于对知识转移的实施和内化的过程。企业间合作的学习动机是参与合作的企业间降低知识转移过程中所增加的知识黏性,从而更为有效转移知识,获取企业“有用有效”的知识。也就是说,企业通过知识获取得到更加丰富和异质的知识作为创新的基础,通过学习转移集中于对现存知识的应用和实现。例如(Inkpen2005,2008)[35]:通用汽车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冒着新风险提高自身产品创新从丰田那里系统学习内在化的黏性知识。WUXIAOBO通过对我国浙江与上海340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调查发现,指出企业与企业间存在创新所需知识的地理黏性,知识的地理黏性提供地方企业获取发展能力的机会,利用学习相互转移知识创造国际的新机会,其中企业的吸收能力(理解知识的能力和同化知识的能力)是改变黏性的重要因素,地方企业的潜在的知识吸收能力与全球制造网络系统中的知识获取具有正向相关性,且这种关系在网络嵌入的环境下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相互学习的动机对知识吸收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得出,企业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则会对信息共享越加明显,信息共享特征积极促进潜在吸收能力和企业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同时,(Tsai,2000)[36]的研究指出,企业间通过社会网络进行知识合作的推动力是组织间的相互学习且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学习黏性知识发现新的机会和新的知识,进而提高它们先前存在的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的知识。
3.经验知识
企业的经验是独特的,并且难以模仿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企业间合作的知识经验伴随于合作关系演化过程中,这种知识经验在与不同的企业之间合作过程中产生深浅不一的初始经验,还有企业通过自身学习能力、合作意图和既有经验的差异所积累的合作经验也是不同的。通过合作和积累的知识经验使企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知识资源需求。Tsang(2002)[37]通过对中国的合资企业(73家新加坡企业和89家香港企业)的调查,阐释了企业间通过学习他们相互的知识来获取技术,利用边学边干取得不同程度的经验知识积极获取有利于创新知识。企业的学习动机是通过管理他们关键的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好的丰硕的学习经验。获取知识经验,且知识经验获取有两个通道,一是经验性的学习,二是感知到的学习。更近发现:努力监督和管理参与是合作企业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对于老合资企业,处理大量的操作经验通过努力监督对企业的作用更大。学习动机对战略重要性、监管努力、管理参与及知识获取的积极作用,从而影响企业合作绩效。原因在于,丰硕的学习经验和隐性的经验能够催使企业间合作的积极性,利于企业间知识的获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创新。由此,也有学者从知识的特征和生产要求指出(Nonaka and Takeuchi,1995)[38],企业整合特殊的知识来协调自身创新发展建立合作,知识整合具有复杂性,尤其是隐性知识,并给出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种是最为主观的或者是显性的,另一种是更加隐性的也就是经验.主观的知识来自作业,报道和显性的材料中,而经验知识(网络知识、文化网络、企业家知识)仅仅来自经验。经验知识产生在实践中而且能够仅从个人的经验中学习到的。企业拥有的经验性知识越多,相比后进入者越能进入国际化的市场。
同时,HSU和EREIRA(2008)[39]指出,跨国企业通过国外市场及运营模式获取经验知识,使得他们承担不熟悉国外市场的挑战和潜在的非国外的能力,合作获取市场相关的知识。也就是说,国际的竞争不断增加,组织的学习可以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和不断实践的经验性的知识,经验性的学习通过国际商业活动的影响不断得到提升。可以得到,经验知识强调了各种各样的跨国知识,通过他们在国际市场中的合作,积累所涉及的知识能力,分析其在国内外国际化问题的经验能力积累。
(三)战略动机视角
企业间知识合作的战略动机视角研究(如)认为,参与合作的企业对内要考虑自身的战略诉求,对外部环境要斟酌与伙伴间合作的战略不确定性、目标及市场环境,来推动企业间价值共创。这一视角主要关注企业间的战略不确定性、目标匹配与市场扩张。
1.战略不确定性
战略不确定性表现在基础环境不确定性,缺乏未来合法的知识和技术的限制,以及在市场和竞争中的限制。(Duncan,1972)[40]指出,基于环境的量、复杂性、相互独立性等不确定性因素促使企业参与合作。Karnani and Wernerfelt(1987)[41]提出企业面对高的环境不确定性尤其是能够利用合作来加强和促使组织学习和稳固他们所在的环境,减少战略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特殊知识的经济价值能够容易地被评估。也就是说,企业间的合作是为了防止不确定性下企业对战略要求和组织的柔性的诉求。因而,Diestre和Rajagopalan(2012)[28]提出,企业间合作是通过选择企业自身战略上、目标上及市场上能否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协同推动创新的发展。面对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国际化全球化的推进与新产品扩张推动和催生了企业间合作的加剧。Teece(1992)[42]的研究发现,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获取意味着具有高的战略机会成本,如果企业不能具备维持减少环境不确定的能力(如:缩小竞争倾向)。当处于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企业间的合作可以更加成功地迎对外部成长战略,战略动机就表现为战略的可逆性和最小化投资需求。因此,企业可以在有限的知识资源下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保持战略的可选择性。Westney(1988)[30]进一步将企业间的战略动机分为产出导向型和学习导向型两种。产出导向型的目标是与合作伙伴生产一个确定的“结果”。焦点在于经营目标的成绩;而学习型导向的目标是虽然也是生产一种特殊的“结果”,但是其额外的目标是学习。原因在于这两种战略导向明显说明企业不同的战略选择规避了在分配资源背后的不确定性和重要性。有学者Lorraine等(2008)[43]认为企业不同的合作创新方式和创新行为战略选择是企业通过合作避免由于战略不确定性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分析了战略导向的不同会影响或者产生不同的组织氛围,其中,提倡学习和鼓励创新是一种企业家导向的战略从而培育向上的、具有创造性的组织合作行为。还有Kumar等(2012)[44]对意大利乳制品行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企业间通过建立稳定创新模式展开合作,并且将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原因在于规模较大时组织不易形成稳定的合作行为模式,激化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合作失败。Marta Fossas-Olalla,et.al,(2010)[45]通过对西班企业的数据调查,认为企业与其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和创新水平是由客户导向的,并对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程度进行分类,将供应商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外部源创新,试图组建由企业与其供应商合作的多模式战略组合,从战略导向分析了合作的层次越高,效果越好,公司就实现了合作创新,与他们的供应商合作的企业中,那些具有创新的更高层次合作得到更好的创新绩效。
2.目标匹配
战略目标一致或者相匹配促使企业参与合作,由于在合作中会遇到彼此都缺乏不擅长的因素,明确目标便会跳跃这种障碍(Das,2006)[46]。目标不明确会在合作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环境的不确定性会放大由于目标不一致导致的各种问题。正如Bierly和Scott(2007)[47]指出的,战略业务匹配性是企业参与合作的主要动因。企业需求自设业务发展的知识资源和渠道催使企业与具有战略业务匹配性的企业进行合作,支持自身业务层战略;还有,企业参与合作可以迅速进入合作伙伴所熟悉的区域和市场,进而扩大其业务层面的发展并且相互扶持。进而有学者Medcof(1997)[48]提出,目标不确定导致企业更加重视参与合作伙伴的战略业务匹配性,延伸到选择决策战略,并认为与多个伙伴合作需要选择与企业本身相匹配的战略,这种匹配表现在合作数量增加,导致战略业务复杂化,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是如何选择决策。原因在于,合作企业的所有业务结构和业务运作模式不能对企业自身带有破坏性。清晰和明确的战略目标是企业与伙伴努力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动因。目标相容有利于企业间展开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获得长期持续地发展,合作企业间创造更大的协同价值。换言之,战略目标协同会加宽企业的业务活动,并且可以深化相互的认知度,继而促进稳固的合作关系。理由是,不同的目标诉求也会导致不同的伙伴选择结果。例如,Lorraine等(2008)[43]通过对1159个企业间R&D合作的研究发现,伙伴企业的目标越具突破性创新,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越强。其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对战略目标有较清晰的认识,基于增量创新的目标催使企业越加想和具有突破性创新的企业合作。
3.市场扩张
企业愿意和推使其与伙伴进行合作的另一个动因就是扩张现有市场,且将自身市场目标设定在较有市场优势的相关市场资源的合作伙伴。正如近期苹果公司与微信所缔结的合作中,苹果公司之所以选择腾讯公司与之合作,就是看中微信在消费者市场上所拥有的知识技术和销售优势,而对于腾讯公司从扩张市场范围的考虑,也能够更好地利用苹果公司在市场的影响及资源优势。从文献梳理来看,有相当量的研究是关于国际化市场扩张中跨国公司间的合作。例如,Li和Glaisterb(2006)[49]的研究指出,获取进入东道国的市场机会以及学习在东道国市场中成功的运作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推动力。这种合作的主要意图是由于东道国企业在本域市场中的领导力和市场业务渠道(当地市场知识、途径)及其品牌效应能够催生跨国公司进入当地市场。因此,企业在具体的参与合作中选择决策非常重要的。Dr.Yanni Yan和Jing A.Zhang(2010)[50]以中国高技术企业(国内300家与国外200家)进行实证分析,明确地阐释企业间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不同知识资源,通过合作获取市场中新的资源,进入新的市场。表明:高技术企业的不同资源与能力对绩效产生的贡献,市场扩张的因素有:知识获取、组织利用及管理创新。资源决定因素和企业所雇佣的技术能力输出成果对企业综合内容方面对企业绩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个高技术企业间知识合作的资源对企业部署知识系统及技术和创新整个活动起着关键的通道。企业对新产品新市场越渴望,那么它对新产品技术知识的获取,专利产品技术或者是技术的升级都越加重视,因此对参与合作越加主动。企业利用合作伙伴的知识资源,整合自身现有知识资源,使企业双方实现价值最大化,扩大市场规模,促进企业进入新市场(Das,2000)[51]。Luo(1997)[52]在分析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间参与合作时指出,跨国公司是基于在新兴市场上得以发展拓宽其丰富的业务信息从而降低运行风险(当地的制度文化知识)的动力与东道国展开合作。同时,企业的声誉及稳健的团队也是跨国公司积极合作的参考因素。
(四)竞争动机视角
企业积极地与伙伴进行合作,也激烈地与其产生竞争,这在实践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大众和丰田在早期的汽车产业中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协作生产的同时广泛地在世界范围竞争。50%以上的企业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都是在竞争驱使中产生的(Ketchen,et al,2004)[53],而且这样的现象不断上升。Bengtsson and Kock(2000)[54]指出,企业与合作伙伴建立最有利的、长远利益的竞争关系促使展开合作。Hamel(1989)[55]从联盟的视角指出,企业与伙伴进行合作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也非完全坦诚,这种不坦诚明显表明企业具有竞争动机,它表现在过度保护自身知识避免外漏而且还要与伙伴展开良好的合作,由此有不少学者建立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承诺的关系研究。同时学者(Gnyawali and Madhavan,2001;Gnyawali,2006)[56]认为,企业从合作中要分离有价值的知识资源目的是与伙伴建立竞争。理由是,合作是为了更好地与伙伴展开竞争,取得核心竞争优势。也有学者从企业所处网络结构分析,企业在网络结构离中心位置越近,企业与伙伴合作的竞争动机越强,竞争动机是企业拥有更多的“机会利益”(更多地了解竞争对手与丰富的竞争利益)和“知识资源利益”(进入资源的独特性与有价值的信息),而其他合作伙伴对这些资源非常稀缺。从文献来看,研究以竞争为动机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大部分集中在关于面向国际化的跨国公司(Hsu and Pereira,2008)[39],企业创造和保护竞争利益是企业关键知识资源和能力的强大作用。竞争是通向国际化市场占领主导地位,而国际化市场的不断扩张总是使企业受到不断地挑战,企业累积知识、经验储备资源,利用合作达到竞争动力,利用自身储备知识获取目标知识,竞争合作是企业挑战市场、挑战自身的核心动力。
三、总结与展望
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本质上就是一个多维因素构成的,它涉及对不同的、相互矛盾的参考标准为需求的集合体。根据企业的不同状态和不同要求做出相应的选择。而且这一主题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使学者们引起了不少的关注,但是相关研究比较碎片化。本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别梳理了包括研发动机、学习动机、战略动机和竞争动机四个视角在内的系统框架。有关研发动机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企业间知识技术协同效应、从事基础研究、共担研发成本从而获得规模优势;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具体表现在:企业为了获得合作伙伴的异质性知识积极与其合作获取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寻求合作是为了与自身知识匹配放大规模效应;再者就是获取黏性知识的有效转移以及经验性知识技术从而吸收对方创新能力;而有关战略动机的研究主要包括:确定战略目标推动企业与之相匹配或者目标一致的企业合作最为选择的战略动机,进而拓展产品及业务范围、开发新产品进入新的市场、实现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扩张开拓市场,最后就是企业间的竞争动机主要研究成果表现在:主导市场来影响市场结构、引导技术机会进而控制合作伙伴。基于这四种视角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研究比较和总结见表1所列。
表1 基于不同视角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研究及主要代表性观点
从文献的梳理和理论构建的逻辑体系来看,企业间开展知识合作的动机既是对企业本身的诉求,也是在重复合作过程中进行的选择。而在需求选择的过程中,共同研发、学习知识、战略目标,竞争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分别从不同视角、基于不同的目的需求来建立或者是推动企业间的合作。通过梳理,本文构建了一个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的整合研究框架见图1所示。
图1 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研究整合框架
然而,已有研究在构建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理论的同时,也为后续的理论研究留下了深层次的空间。
第一,将不同视角研究进行整合,构建完善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理论。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一般基于某一单一视角,或者某一问题来探讨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问题,难免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境。事实上,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往往是复合多维的,同时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催生。例如,当企业是基于研发动机时,肯定不会忽略彼此之间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在不同的情境下,企业间需求动机的各种视角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性和相关性。未来的研究应该整合多种视角、多层面的理论构建框架,因此不仅要考虑不同视角分析企业间合作动机的需求性,还应该更加深层次地挖掘不同动机视角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同动机动态变化对合作的动态影响。
第二,不同动机导向企业不同的合作行为和合作目的。本文所归纳的四个视角是立足于构建有效的合作价值体系,然而大多数文献却忽视了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原动力就是动机的设定。换言之,基于不同动机的合作可能要考虑不同的合作行为方式。例如,具有知识资源较为充足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的动机是建立在如何寻找有力的发展资源机会就要考虑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因此,未来应该开展基于不同行为的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问题研究。
第三,多元企业间知识合作的动机研究。已有文献较多地将目标锁定在一元和二元企业间合作问题,而忽略了当今社会网络的多元化关系,合作是基于利益目的的,参与主体的增加会对动机需求因素相应增加,且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动机的多重选择性。对此,HAGEDOON(1993)[1]早已指出,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研究更多地应该关注多主体合作动机的交叉性,但并没有从多主体参与合作来研究其动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多元主体合作的增加可能导致的复杂关系及其动机变化,进而探讨网络关系下收益最大化的动机选择研究。
第四,动机的多阶段动态研究。一次合作完成并不代表合作终止,那么先前的合作动机是否得到了预期的收益,而接下来的合作动机选择又是另一次合作的开始。因此,反复的合作和展开新一轮的合作对于企业面对复杂的环境下在不同阶段所需求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未来有必要开展多阶段合作的动态研究。
第五,合作动机的收益或者是绩效研究。通过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到,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间合作过程和合作模式,很少关注动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应该注重动机与绩效(收益)的研究。
原文参考文献:
[1]John Hagedoorn.Inter-firm R&D partnerships:an overview of major trends and patterns since 1960[J].Research Policy,2002,31(4):477-492.
[2]Diestre L,Rajagopalan N.Are all "sharks" dangerous? New biotechnology ventures and partner selection in R&D alli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3):1115-1134.
[3]Yi Liu,Yuan Li,Lei Tao,et al.Relationship stability,trust and relational risk in marketing channels:Evidence from China[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8,37(4):432-446.
[4]Robert M,Morgan,Shelby D.Hunt 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Marketing,1994,58(3):20-38.
[5]Heléne Lundberg,Edith Andresen.Cooperation among companies,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a Swedish context[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2,41(3):429-437.
[6]Hagedoorn John.Understanding the rationale of strategic technology partnering:Interorganizatinal modes of cooperation and sectoral differe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371-385.
[7]Sakakibara,Mariko.Heterogeneity of Firm Capabilities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Mo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143-164.
[8]Ring P S,Van de Ven A H.Structur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483-498.
[9]Gray B.Collaborative Alliances:Mov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J].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1991,27(1):3-22.
[10]Anklam P.Knowledge management:The collaboration thread [J].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2,28(6):8-11.
[11]Arora A,Gambardella A.Evaluating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utilizing it[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ur and Organization 1994,24:91-114.
[12]Mowery D C,Oxley J E,Silverman B S.Technological overlap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Research Policy,199827(5):507-523.
[13]Knudsen M P.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interfirm relationship and knowledge transfer for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ucces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24(2):117-138.
[14]Dosi G.Sources,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26:1120-1171.
[15]Arvanitis S,Hollenstein H.Demand and supply factors in explaining the innovative activity of Swiss manufacturing firm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4(3):15-30.
[16]Veugelers R,Cassiman B.R&D cooperation between firms and universities.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Belgian manufactur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997,23(5/6):355-379.
[17]Fusfeld H I,Haklisc h C S.Cooperative R&D for competito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5(6):60-76.
[18]Sivadas E.,Dwyer F R.An examination of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new product success in internal and alliance-based processes[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2000(1):31-49.
[19]Hagedoorn John,Jos Schakenraad.Leading companies and networks of strategic alli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J].Research Policy,1992,21:163-190.
[20]Becker W,Peters J.R&D-competition between vertical corporate networks:Structure,efficiency and R&D spillover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1998(6):51-71.
[21]Sze Sze W,Violet T H,Chay H L.A power perspective to interunit knowledge transfer:Linking knowledge attributes to unit power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8,34:127-151.
[22]Cristina Bayona,Teresa Garc A Marco,Emilio Huerta.Firms' motivations for cooperative R&D: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panish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1,30(8):1289-1307.
[23]Wolfgang Becker,Jürgen Dietz.R&D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firms—evidence for the Germ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Research Policy,2004,33(2):209-223.
[24]Dushnitsky G,Shaver J M.Limitation to interorgnizatio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The paradox of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8):1045-1064.
[25]Inkpen Andrew C.Learning Through Alliances:General Motors and NUMMI[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7(4):114-36.
[26]Cummings J L,Holmberg S R.Firms best-fit alliance partners:The use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in a comprehensive partner selection process[J].LongRange Planning,2012,45(3):136-159.
[27]Tsang Eric W K.Strategies for transferring technology to China[J].Long Range Planning,1994,27(3):98-107.
[28]Diestre L,Rajagopalan N.Are all "sharks" dangerous? New biotechnology ventures and partner selection in R&D alli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2,33(3):1115-1134.
[29]Hurley R F,Hult G T.Innovation,Market Orientation,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An Integration and Empirical Examin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1998,62:42-54.
[30]Kogut B.Joint ventures: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8,9(4):319-332.
[31]Gloria Parra Requena,Francesc Xavier Molina-Morales,Pedro Manuel Garcia-Villaverde.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ognitive social capital on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clustered firms[J].Growth and change,2010,41(1):59-84.
[32]Rodan S,Galunic C.More than network structure:How knowledge heterogeneity influences managerial performance and innovativen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4,25(3):541-562.
[33]Alessia Sammarra,Lucio Biggiero.Heterogeneity and Specificity of Inter-Firm Knowledge Flows in Innovation Network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8(4):143-149.
[34]Li C,Hsieh C.The impact of knowledge stickiness on knowledge transfer implementation,internalization,and satisfaction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9,29(6):425-435.
[35]Inkpen,Andrew C.Learning Through Alliances:General Motors and NUMMI[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2005,47(4):114-36.
[36]Tsai W.Social capital,strategic relatedn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intraorganizational linkag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21:925-939.
[37]Eric W K Tsang.Acquiring knowledge by foreign partners from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n a transition economy:learning-by-doing and learning myopia[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9):835-854.
[38]Nonaka,Hirotaka Takeuchi.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39]HSU C,Pereira A.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erformance: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mega,2008,36(2):188-205.
[40]Duncan R B.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s and Perceived Uncertainty[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17:313-327.
[41]Karnani A.,Wernerfeit B.Competitive Strategy Under Uncertaint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7,(8):187-194.
[42]Teece D J.Competition,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Organisational Arrangment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sation,1992,18:1-25.
[43]Li D.Friends,acquaintances,or strangers? Partner selection in R&D allianc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8,51(2):315-334.
[44]Kumar K.Strategic orientation,innovation patterns and performances of SMEs and large companie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2,19(1):132-145.
[45]Marta Fossas Olalla.Jose Ignacio Lopez-Sanchez and Beatriz Minguela-Rata.Cooperation with suppliers as a source of innovation[J].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2010,16:3491-3499.
[46]Das T K.Strategic alliance temporalities and partner opportunism[J].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6,17(3):1-21.
[47]Bierly P E,Scott G.Explaining alliance partner selection:Fit,trust and strategic expediency[J].Long Range Planning,2007,40(3):134-153.
[48]Medcof J W.Why too many alliances end in divorce[J].Long Range Planning,1997,30(5):718-732.
[49]Li Dong,Keith W.Glaister.Motives and partner selection criteria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Perspectives of Chinese firm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6,15(6):577-600.
[50]Yanni Yan,Jing A.Zhang.Performance of high-tech firms' resource and capability-based development:knowledge acquisition,organizational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involv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studies,2003(6):45-68.
[51]Das T K,Teng B.Instabilities Of strategic; alliances:an internal tensions perspectiv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0(1):31-49.
[52]Luo Y D.Partner selection and venturing success:The case of joint ventures with firm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Organization Science,1997,8(6):648-662.
[53]Ketchen D J.Snow C C,Hoover V L.Research on competitive dynamics:Recent accomplish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779-804.
[54]Bengtsson M,Kock S.Co-opetition in business networks—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411-426.
[55]Hamel G,Doz Y,Prahalad C K.Collaborate with your competitors and wi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9,67(1):133-139.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安立仁:企业间知识合作动机研究述评与展望 [2017-3-15 15:39:50]
- 安立仁:双元创新搜寻、竞争强度与企业创新 [2017-3-15 15:29:56]
- 安立仁简介 [2006-3-30 11:04:5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