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持续增长,实现富民强国的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社会进步的“元动力”,目前,世界正处在一个从未有过的科技强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地位,探索和走出一条更多依靠科技力来促增长之路,是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最佳战略抉择。为此,(1)摒弃高速低质的传统增长思维,走依靠科技支撑的质量提高型的发展之路,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认识,立足于中国实际构建“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切实转变片面追求GDP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明确走质量提升型发展的重要性。(2)深化改革,充分立足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构建起市场性的科技创新机制,切实搞好“专利制度”,促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3)有效地发挥政府的功能,特别是在关键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点科技领域,要实行政府主导的跨越式的创新模式。
关 键 词:科技创新/转换发展方式/新科技革命
十八大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报告中强调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指出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要求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贯彻好这一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认识,把握当今世界科技促发展大趋势,切实推动科技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保障持续增长。
二、着力科技创新,加快转换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站在21世纪时代高度,以全球视野分析世界发展形势和我国新时期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阐明了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持续增长,实现富民强国的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进行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的体制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焕发出强大活力,带来和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起飞奇迹。2012年GDP达51.9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34年来GDP年均增速9.9%,人均GDP由190美元到6100美元;2012年进出口贸易总额38667.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基础设施飞跃发展,高铁运营里程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经过30多年快速增长,中国已经由原先的经济不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和影响政治、社会走向的大国。
中国30多年以来经济大起飞的路径是:
1.构建和依靠市场经济体制,调动全民创业活力,国有经济快速做大,民营经济遍地开花。截止到2012年,已有54家国企进入世界500强,民营企业贡献占GDP的70%,成为支撑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2.利用高储蓄,实现投资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率已超50%,投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大建设成为发展的强劲动力。
3.发挥劳动密集经济的比较优势和人口红利功能,吸引国外投资。1979~2008年30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逾8千亿美元,2003~2008年年均实际利用外资更是超过600亿美元。加工制造业获得飞速发展,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4.充分利用了全球化条件下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1978~2012年我国商品进出口额增长了187倍,其中出口总额增长了99倍。截止到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占全球贸易份额由不到1%提高到11.1%,已连续四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出口拉动成为增长的强劲动力。
可见,中国的改革开放,启动了一轮立足于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层级产业的“数量扩张型”的发展,实现了第一轮举世瞩目的高增长,出现了34年平均9.9%的高增长率,2002~2011年年均10.7%的特高增长率。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带来我国外贸环境恶化,进出口下降。劳动密集型企业首当其冲。2009年春季以来沿海地区众多出口加工厂家纷纷倒闭。国有企业也呈现产能过剩。在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的刺激计划下,中国保持了经济稳定,但GDP增长率放慢,2012年增长7.8%,创1999年以来13年内最低水平;财政收入增速下降,2012年仅增长12.8%,为三年来最低点;近年来房地产处于“滞胀”,银行不良贷款压力增大,股市不振等等成为发展中的困扰。
中国仍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将在今后20年保持不断地增长和拥有世界上较高增长率。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世界经济仍处在长复苏之中,面对着诸多不确定性。此外,各国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也正发生新调整。国内面对着消费率低、内需动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以及人口红利功能弱化、资源不足、生态严重恶化等等问题。上述情况决定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结束。因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十八大提出了我国新时期着力深化改革,切实加快转型的方针,要求实行在动力上由过去的投资、出口为主动力到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的转变。特别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实行由数量扩张型发展向质量提升型发展的转变。
1979年以来30多年的高增长是我国新经济体制巨大活力和国家增长巨大潜力的表现。但它毕竟是中国这样的原先经济不发达大国改革初期具体条件的产物。随着经济基数的加大和各种生产资源的供求状况的变化,增长速度会趋于下降。应该说在后国际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时代,在国内外新的情况下,我国双位数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应当审时度势,将发展重点与核心,由数量转向质量,由产值转向效益,由体量转向实力尤其是竞争力。特别是要树立起协调、长期、稳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观,争取实现二十年平稳的优质中速增长,而不能追求粗放式的高速度。
何况,GDP高增长并非发展的目标。实践一再表明:粗放型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更会加剧资源耗竭、环境生态恶化等负面效应。另外,国民收入过多地用于投资,会排挤消费,压制消费需求的增长,带来内需不足。建设资金过多投入工业与基础设施,会挤压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造成发展的失衡。特别是粗放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链,劳动生产率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效益小,而资源耗用大。这种粗放型扩张是不可持续的,它越来越不适应于当今走向高技术经济时代的要求。
据统计,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仅为美国的4.38%、日本的4.37%和德国的5.56%;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看,1单位价值中间投入仅获0.56个单位新创造价值,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从效益上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快于GDP,2010年单位GDP能耗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2倍。与之对应,能源资源需求快速上升,2012年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6.4%,创历史新高。资源过度耗费导致了环境恶化,近期国内雾霾现象证明空气严重污染,并付出了高昂代价。亚洲开发银行报告显示:我国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GDP的1.2%。
可见,新时期的国内外新情况,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增长质量,致力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此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搞好产业升级,走质量提升型发展之路,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场新的经济大变革,包括经济结构的大调整、物质技术基础的大提升、国际经济的大调适。
三、科技创新:现代经济社会进步的“元动力”
世界近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由工业和科技所推动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科技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科技创新由此成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引擎。
1770~1820年,英国启动了以蒸汽技术和机器使用为特征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市场经济机制的推动下,蒸汽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纺织、机械等产业迅速壮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革命催育出巨大的工业财富,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25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新通讯手段发明为标志。这一时期,工业重心由轻纺工业转到重工业,出现了电气、化学、钢铁、石油、汽车、飞机等现代大工业部门,新技术使工业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研发呈现出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遗传工程、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众多领域——的革命。
信息与高技术革命是工业化以来的科技革命高峰。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体制创新,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推动了20世纪末世界的一次新的经济组织转型:由传统工业经济向高科技经济——包括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航天产业等——的转换。新兴高科技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产业。
当代高科技经济和现代新兴产业的出现,其意义不能低估:
第一,高技术(High Technic)是立足于20世纪科学新突破——相对论、量子理论、基因理论等——新的基础之上,是对物质(包括生命体)的深层结构蕴含的自然力的自觉利用,从而体现为一种最强大的生产力。这种深层自然(及生命体)力通过科技知识密集型的新生产方式被释放出来,成为造福于人类的现代财富。
第二,高技术经济使劳动生产率和效益大幅提高,促使资本快速积累,出现了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快速增长。微软、苹果等白手起家,30多年来成长为产值过千亿美元的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引发更多风险投资的投入,扩大了投资需求;适应科技经济扩大的需要,消费服务业也相应扩大;多方面的产业扩展,增加了就业,特别是增大了创新型人才的就业机会。
第三,高新科技产品,以其高使用价值和性价比,刺激和创造出新消费需求。
第四,高技术经济通行着“摩尔法则”式的不断地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另外,信息等高技术大规模引入传统产业,促进了传统工业生产的创新。
第五,科技创新成为最强有力的引擎,推动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末叶的这一轮科技创新,使二战后内在矛盾不断深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获得了生机,并保持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增长。
第六,信息、知识经济使一般新技术可自由传播,成为通用的“社会生产力”。有效地发展和利用信息网络等新技术,将为不发达国家争取跨越式的发展提供可能。
第七,高技术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普遍应用,促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转变为科技知识社会,进一步发展了现代化和现代文明。
综上所述,21世纪,高技术成为“现代最新生产力”,发达国家正在向科技知识经济迈进,世界正处在一个从未有过的科技强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就我国来说,加大力度,发展科技,推动高科技经济的发展,并且将高新技术引进和提升传统工业生产,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发展新时期现实的需要。
四、当今世界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
(一)金融危机阴霾不断但科技创新势头强劲
1.危机驱动创新
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大国,造成金融活动大紊乱,生产萎缩,失业增长,引发社会动荡,也冲击着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造成这些国家外贸下降,国外市场紧缩和增长减速。危机从来会推动技术创新,促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001年美国网络危机后,信息技术的革命并未止步。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美国信息公司加强了技术创新的势头。乔布斯推出的苹果手机iPhone和iPad持续热销,iPad近两年已实现1亿台的总销量,iPhone在过去5年也实现了2.5亿部的总销量。技术创新使苹果公司资产“飚增”,公司实现高盈利,2011年第四季度盈利增长115.2%。苹果的优异业绩还拉动了全美股市市值增长和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复苏。标普500指数2011年上升1.55%,但若没有苹果只会上升0.47%。2012年一季度美科技行业营收预计增长6.7%,去除苹果后仅上升2.3%。
布莱斯通描绘了2011年硅谷的兴旺景象:“在硅谷,2011年的狂飙突进让人出乎意料,高失业率,负债累累,硅谷统统没有……硅谷是一个别样的世界,一个繁荣的泡泡,这一点在2011年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餐馆订不到位,高速路水泄不通,公司钱多得花不完”。作者也说:“在深陷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美国,硅谷仍然会出现这样一个黄金年代,让人们忍不住要带点质疑的眼光去看待,也许和上世纪90年代那次繁荣一样转瞬即逝。”但作者指出,“这次硅谷的乐观情绪似乎有更坚实的基础”,这就是苹果、微软、谷歌等高技术企业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和扩产[2]。
2.政府推动力增大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宣告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盛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为了摆脱危机,各国政府加强了经济调控功能,采取财政税收措施,促进复苏与就业,特别是扶持与推动技术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大趋势。
奥巴马政府力图通过推动新能源为核心的技术创新。2009年出台《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RRA),总额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1000亿美元用于支持能源、医药、环境保护和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包括多项针对新能源行业的税收优惠、补贴和贷款担保);720亿美元直接投资再生能源研究和生产、能源效率项目、环保车辆制造、智能电网技术和环保职业培训等。其后,美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奥巴马总统的创新战略》,提出加大基础领域创新研发投资,发展先进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加速国家重点项目突破开发(包括开发新能源、新医疗技术和新型汽车生产等)。近年来美国依靠水压破裂技术和水平钻井技术结合新技术,使页岩油产量爆发式增长。美能源信息署统计,2012年美国页岩油日产量达72万桶,相当于其国内石油日产量的12.5%。原油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2017年美国将取代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在2035年左右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欧盟则把发展重心放在开展低碳环保技术研发促进新经济的发展。2008年《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2010年欧盟实行《欧洲2020战略:实现智能、可持续性和包容性增长》战略,确立了以知识型、低碳型、高就业型经济为基础的未来十年欧盟经济增长新模式,制定绿色经济新战略计划,推动技术研发和创新,建立能源可持续利用机制。此外,韩国政府制定了《新增长动力前景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日本推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政策,强化“绿色经济”,重点发展新能源、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等。新兴国家也纷纷加强了对科技创新的政府扶持。政府的推动成为当前世界科技创新的新动力。
可见,尽管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空前深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发达国家经济处在艰难的自我调整之中。但发达国家的科技创新不曾停步,以科技调结构、促增长,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
(二)世界处在新的科技革命前夜
1.科技创新是时代大需求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732内生于经济和社会的技术革新的现实需求越是强烈,科技创新的势头就会越加强劲。
(1)全球人口已超70亿,并将于本世纪中期超90亿,世纪末超100亿(联合国人口基金,2010),粮食生产与供给的压力不断增大;(2)不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推进,正在加剧能源、原材料的短缺;(3)全球生态的持续恶化,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气候变暖和自然灾害等等问题在近年来越加凸出。上述情况表明:新世纪全球性大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尖锐,地球承载力空间愈益紧张。寻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生产方式,开发新能源、新材料,更充分有效地将自然力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实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时代的大需求。
21世纪人类的需求正在有力驱动一系列新的高技术开发。信息网络领域,尽管摩尔式的芯片技术性能18个月翻番奇迹已经结束,但是人们看到,通过要素结合,创造功能多、使用方便的新产品,如像iPhone、iPad、GALAXY的开发,使苹果、三星等企业再次成为信息技术创新明星。
生物技术领域,在基因图谱的研究获得巨大成果基础上,近年来基因组合技术已经开始使用于动植物品种的改良和医疗。根据有关报告,不需多时,艾滋病、癌症等难症治疗技术有望被攻克。
新能源领域,核聚变技术正在寻求新突破,并使其商业化使用成为可能。海水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将不再是理论,而终将成为现实。
快速成型技术领域,2012年3D打印快速推行,成为近年技术创新的一个亮点。它将计算机技术与新材料技术引入加工制造,创造了一种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的“精细生产方式”。这种生产将创造出在办公室内的依靠IT专家、设计人员、营销专家等来完成产品生产的新生产方式和新产业。
基于近年来技术创新的新发展,2011年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论点,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不小反响。尽管看法不一,但8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发展,正在通过云计算,以及生产智能化、小型化、分散化等趋势,进一步引发和演化为新的“工业制造方式”和“组织方式”的革命。
可见,在新需求启动下,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仍在不断蕴育出新的技术创新。
2.科学理论新突破有巨大空间
科学是技术的始源。现代科技发明是科学理论结出的果实,当代高科技的蓬勃发展,导源于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的进步。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自然科学基本理论获得重大进步:出现了量子论、信息论、基因论、宇宙暗物质理论等理论新突破。尽管上个世纪末以来重大理论发展“沉寂”,基于此,西方一些学界人士担心由此导致技术进步源泉的“枯竭”,但事实上当前大国科学理论研究势头仍然强劲。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找到与希格斯玻色子相吻合的新粒子,以及2013年丁肇中领导的AMS项目取得重大实验成果:发现40万个正电子来自同一源头——脉冲星或暗物质,标志着宇宙理论的新发展。
科学永远处于发展中,是不可穷尽的真理。“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科学本身具有不可穷尽性,人类将永远面对着无限巨大的未知世界。科学知识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它时而慢,时而快,暂时的理论创新沉寂往往蕴育出新的大突破。因而,应该说,当前世界仍面对着科学基本理论的大突破,并由此推动科技创新上新台阶的发展大趋势。21世纪世界仍处在新的科技革命的前夜。尽管发达经济体和美国仍将是新科技革命的带头羊,但更多新兴国家已经参与这场科技大竞赛。在上述大趋势下,我们应树雄心、立大志,不仅应加大应用科技研发力度,争取掌握世界科技制高点,而且要立足务本,加强人才培养与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力度,争取在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新发展中作出贡献。
五、奋起直追,走依靠科技力促增长之路
(一)摒弃高速低质的传统增长思维,走依靠科技支撑的质量提高型的发展之路
在我国面对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新矛盾、新挑战下,传统的数量扩张型主导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十八大提出和要求新时期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地位,探索和走出一条更多依靠科技力来促增长之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最佳战略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取得长足进步,科技力上了新台阶。截止到2012年,全社会R&D支出已超1万亿元,占GDP的1.97%,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研发人员总量达32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1.7万件,为世界第一。华为、中兴等明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标兵。特别是航天技术突飞猛进,已处在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就我国总体而言,工业经济还是以传统工业技术为基础,高科技企业还处在初生期,中小企业通行落后手工技术。特别是专利成果多,但转化率低,创新型人才缺乏,高水平成果少。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急需加快科技发展,启动全面的科技创新,实现有力的创新驱动。为此迫切需要解除认识桎梏,构建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要求人们加深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理论认识,摒弃陈旧过时的发展观念:
1.结合当代世界科技革命的新发展和工业经济新演化,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认识,明确坚持制度创新和强化科技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面临多样挑战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之本。
2.结合新实际,进一步明确走质量提升型发展的重要性。
3.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科技创新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发展信息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又包括发展适用技术和开展多样中低层级的技术创新,要谋求推进各类企业、各个领域的现有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创新热潮。
4.最主要的是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转变片面追求GDP的传统观念,树立起更加重视经济质量与效益,更加重视环境与生活质量,更加重视消费拉动和内生需求,更加重视国内外经济均衡——即确立起全面、协调、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深化改革,充分立足于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
实现科技创新驱动,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完善。人类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兴起和蓬勃发展固然是要有发明创新者的兴趣、智慧与辛勤,但形成能有效激励创新和推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和机制的确立才是决定性的。
近300多年来西方的科技进步是立足于和依靠市场性科技创新体制,其主要内容是:实行科技产品商品化,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建立和完善专利制度和科技市场制度,建立创业板市场制度,形成风险资本,等。市场机制的引入科技领域,强化了对创新的经济激励,调动研发积极性,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加大了对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支撑。正是市场化的深化和上述一整套激励支撑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更有效的作用,催生出上世纪末发达国家高技术创新大潮。
在当前,为了形成国民经济广大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活动,要求我们深化改革,构建起市场性的科技创新机制。
1.切实搞好“专利制度”
专利制度立足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交易化,通过产权保护为创新活动提供激励机制,从而有效调动研发者的创新积极性和企业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我国当前存在着专利意识淡漠,特别是诚信缺失,窃取他人专利、盗用品牌等侵权行为现象普遍发生,上述情况使科研机构缺少与企业合作的意愿,顿挫了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造成大量专利“搁置高楼”。目前,我国专利技术转化率平均不到15%,专利应用推广率在10%~1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这表明:构建专利制度,加强专利保护,已迫不及待。
为此要提高专利权意识,加强专利权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建设;明晰科研成果与知识产权归属,建立科研机构、企业间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有利于新技术推广使用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专利人才培养;完善专利法,加强专利法规和专利制度的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专利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
2.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主体
企业是市场体制的微观生产主体,在当代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技术进步的最主要策源地。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取最大利润,必须实行技术创新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创新。通用电气、西门子等世界顶尖级的大公司,既是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又是科学知识产品生产者。(1)实力强大的实验室、(2)高额的研发费用、(3)众多的科技人员、(4)大量的创新成果(专利),则是现代大企业的共同特征。当代科技型公司,则更是主要从事科技研发和知识生产的企业。
近30余年来市场机制的引进,使得我国不少企业加强了研发活动,一些明星企业推出了质量高、效益大的创新成果。但总体上说,我国企业研发积极性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加之以体制缺陷造成的垄断利润和竞争力缺乏,使一些国有企业丧失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缺陷造成企业的短期盈利偏好,吝于科技投入和缺乏提升科技实力的长期目标。据统计,世界500强R&D费用占全球R&D费用65%以上,著名大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8%左右。而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只有1.4%左右。民营企业同样面临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据调查,一半以上的民企科研经费投入为零,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不到0.2%,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R&D投入水平平均不到0.5%。民企领军者联想尽管已成全球最大PC制造商,但其营业利润率只有1.4%,远低于惠普的7.4%和戴尔的6.2%。
形成生气勃勃的科技创新,必须依靠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性。为此,要大力深化国企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切实增强自主创新的动力和实力,着力培育一批引领技术创新的国家队和主力军。要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引导国有企业推进结构调整,质量升级,切实“做强”。要消除垄断,引进和强化竞争机制,以优盈劣败的市场力量激活全面的自主创新活动。
3.加强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撑
金融体制创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使用高技术沉淀资本大、风险高、融资难,更加需要加强风险金融的支撑和投融资制度的创新。因此,深化金融改革,推进金融创新,建立起包括银行信贷、投资基金、风险资本、二板市场等在内的科技投融资支撑体系,特别是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和创业板资本市场制度,是当前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
总之,启动全面的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经济体制机制的构建和创新。在当前要着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形成更富有活力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构建起驱动推进创新活动的市场激励机制,研发选项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技术创新的市场竞争机制,支撑创新经济的金融体制。市场和竞争是不停顿的科技进步的动力。微软首席研究及战略官克瑞格·蒙迪说:“伟大的公司不想停滞,就需要每天去创新才能存活下来。”消除垄断,加强竞争机制,才能形成众多市场主体参与的、全面的自主创新。
(三)有效地发挥政府的功能
当代科技创新绝不是纯粹由市场力量推动而自发的演进,政府的支持、引导和参与,对科技创新进程起着积极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更需要有效发挥政府的功能,尊重和按照科技演化的客观规律,采取多样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快速有序地发展。特别是在关键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点科技领域,要实行政府主导的跨越式的创新模式。
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发,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及其他军工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位居世界前列,以及一批影响重大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相继涌现,表明政府主导的科技公共品生产体制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在21世纪全球激烈的科技竞赛中,谁掌握了关键性的、基础性的最新科技,谁就能掌握发展的先机。“十二五”规划提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在推进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中,应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握创新的方向,加强对重点研发项目的规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扶持推动企业的实验研发设施的建设,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
要强化竞争性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的政府支撑功能,如牵头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加大对自主创新项目的支持与鼓励,特别要加强支持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强势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基础科学研究是非市场性活动,要实行政府主导,把它作为公共产品来进行生产和向全社会提供。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当前粮食、油料等基本农产品生产中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和效益,是极为迫切的任务。发挥好政府功能,搞好农业科技公共品生产与反哺机制,对推动农业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起着决定作用。
总之,我国需要立足实际,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和构建起充分依靠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功能的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依靠体制活力全面激发各类主体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促使科技创新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使之汇成发展大潮,充分有效地依靠科技力提升增长质量。
六、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业已经历了30多年的第一轮高速起飞。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重要转折点:由高速度、粗放型增长转变到中速度、质量提高型增长的转换;由投资、出口拉动高增长到消费内需主导的增长的转换。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依靠创新,特别是依靠科技提升质量,增加价值量和积累,实现中速、平稳、持续增长的新时期。更多发挥科技创新的拉动力和增大科技对增长贡献率,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可以说科技创新的状况、科技水平提升程度、科技“转化率”和提升竞争力的“度”,决定着中国今后中长期经济质量提高度、增长速度与运行平稳度。加快科技创新是中国摆脱当前的增长困境与发展瓶颈,争取二十年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依托。
中国古代曾经是世界科技创新先行者。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均是最早发明于中国。明清以降,科技发展进入低谷。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科技发展的新时期。21世纪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全体人民艰苦奋斗,特别需要有生气勃勃的科技创新。当前我们应坚定信心,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向着科技强国迈进,争取在不远将来有更多科技领域在水平和创新成果上居于世界前列。
为了能真正迈开以科技促发展的脚步,需要解决面对的众多制度性障碍和投入、人才、教育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技促发展大战略,搞好顶层设计,制定有效政策。特别要坚持改革,遵循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客观规律,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依靠体制活力,实现“创新驱动”,走出一条更多依靠科技力的促转型和稳增长之路。
原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6.
[2]Brad Stone.现时现地:硅谷的黄金时代[J].商业周刊,2012,(1).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刘诗白:以科技创新促转型稳增长 [2017-3-22 10:59:44]
- 刘诗白简介 [2006-3-31 15:05:37]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