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张永强正文
张永强: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四自”
来源:经济论坛 2001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06-7-15 点击数: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国许多地区在安排“十五”发展规划时,将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为此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措施。良好的外部环境固然必要,但非环境因素的作用更为至关重要。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只有从根本上克服自身在观念、制度、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剔除影响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做到“四自”,即自我改造、自我创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面向!" 世纪的“第二次创业”,才可能取得成功。

 

一、民营企业应在企业观念上进行自我改造

 

民营企业能否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和发展,与企业所有者及其代理人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观念有直接关系。从发展的轨迹考察,我国民营企业可以归纳为谋生型、谋利型和事业型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观念,从而导致不同的企业行为。民营企业要想健康发展,企业的决策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企业观念,在指导思想上进行彻底的改造,使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从谋利型企业转向事业型企业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乏内部凝聚力和良好的外部企业形象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两方面都与企业观念直接相关,需要企业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

 

民营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转变用人观念,正确处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切实认识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是老板的资本与员工的智力和体力资源的有机结合,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要把单纯的雇佣关系转变为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改变单一经济激励手段,把员工看成是社会人,而非纯粹的经济人,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使员工真正做到以企业为家,与企业组成非血缘关系的命运共同体,这将成为民营企业的最大财富,也是其他性质的企业无法比拟的最大优越性。

 

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美誉度较低。有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急功近利,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了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造成社会对民营企业群体的不良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企业信誉为核心的企业形象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的无形资产,没有良好社会形象的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民营企业必须在观念上认识到形象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世界观的高度认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把企业看成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社会有机体受到伤害,企业也难逃厄运。民营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克服短期行为,追求长期利益;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不仅在观念上提高认识,而且在行动上还要真正做到依法纳税,不生产和经营假冒伪劣商品,自觉维护经营秩序。切实关心社会、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重塑民营企业形象。

 

二、民营企业应在企业制度上进行自我创新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产物,具有较强的市场运作机制,但从总体上看,并没有真正建立科学的企业制度。虽然多数民营企业名为公司,但实质为业主制或合伙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民营企业采取业主制或合伙制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涉足领域的扩展,企业管理的复杂化,企业制度缺陷所造成的弊端日益明显,并已成为制约我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根本的内部因素。因此,我国民营企业必须实现企业制度上的创新。

 

企业现代化,是许多民营企业的愿望。现代企业的演进轨迹表明,企业现代化首先要求制度现代化,只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业主制或合伙制必然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转变。因为,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单凭企业主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已很难有效地管理和运作企业,而必须聘请专业管理人员实行专家化管理。这既是世界企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民营企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样,也有一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通过企业制度的创新,改变现有的股权结构,由独资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并力争通过上市等方式在更大的范围内筹集社会资本,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当然,公司制的建立,并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融资,更重要的是,通过企业制度的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治理结构,使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动力机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三、民营企业应在企业经营上进行自我提高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销售渠道狭窄、市场范围有限等经营缺陷,真正形成规模的并不很多。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往往把精力完全集中于企业现有产品的经营上,而忽略了整体经营实力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极不稳定,从而患有“经营近视证”。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往往措手不及,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变对策,因此造成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幅滑坡,甚至出现破产倒闭。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民营经济增速减缓甚至下降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使得民营企业的相对优势减弱,从而使其经营劣势日益显现。例如随着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营机制的转换,民营企业的机制优势日益减少;而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会出现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的格局,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因此如何增强自身经营实力,提高经营层次,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已成为民营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首先,要尽快实行规模化经营。规模小、掉头快、应变能力强,曾经是民营企业的重要优势。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打小闹”的企业很难抗击市场的冲击,只有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实行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才能取得规模效益。生产型的企业应积极开拓市场,寻求与下游企业的新型合作,为生产规模的扩大提供市场基础。服务型企业也应通过开展连锁经营或总代理、总经销制度,实现企业的规模化经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应考虑按照供应链管理的模式进行运作,与相关企业结成企业联盟。同时也可考虑通过民营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或兼并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经营实力。

 

其次,要提高经营层次。民营企业创业时往往选择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或加工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具备较强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应该及时实行产业深化和扩张,特别要向高新技术产业渗透,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适应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由于我国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改组,国有资产要从部分经营领域退出,因此为民营企业的产业扩张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当然,进行产业扩张一定要正确识别企业自身的核心经营能力,要具备产业扩张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在形成自己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向相关产业扩张,而不能不顾条件盲目扩张。

 

四、民营企业应在企业管理上进行自我完善

 

我们在对民营企业的调查过程中了解到,民营企业的老板在经营上往往是相当精明的,商机的把握、谈判的技巧均高人一筹。但一旦企业的规模扩大化、管理问题复杂化,就会感到管理的力不从心。这是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起家时一般都规模较小,组织结构简单,在管理上往往表现为经验管理和粗放管理。经营决策多凭直觉,靠预感、推测甚至勇气,缺乏科学依据。特别是在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人治色彩占主导,缺乏科学的程序管理和制度管理,而且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世界上优秀的企业,无论规模发展到多大,即使是分支机构遍布全世界,但其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不变,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反映,他们的工作时间已经达到极限,但仍有干不完的活,签不完的字,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处理,管理幅度过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不善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的重要因素,因此,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改进和完善企业管理。

 

完善民营企业管理,首先,要从人治为主的管理转换到法治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人人按制度办事的法治环境,避免或减少管理的随意性。特别要加强对包括老板在内的管理者的管理。由于特殊的原因,许多民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职位由老板的亲朋好友所把持,从而形成一种“家庭势力”,他们往往享有“超级特权”,随心所欲,因而也容易成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破坏者。因此,必须实行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管理原则,包括企业老板在内的任何人都要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其次,要做到在战略层实行科学的决策管理,在执行层实行有效的制度管理,在操作层实行规范的作业管理,形成有效的管理网络,使企业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最后,要加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倡导企业精神,弘扬企业文化,逐渐达到以企业文化管理企业的最高境界。 

 

作者:张永强  编辑:yann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