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阙东岳专栏正文
阙东岳:假如房地产冬天到来?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06-10-27 点击数:


    这绝对是非主流的话题,甚至是一个伪命题。

    在太平盛世房地产行业一片莺歌燕舞四季如春的今天,整天忙于抢钱数钱的开发商老板们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想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笔者这样无聊的人才会杞人忧天。

    在黑夜预言黑夜有多黑,就犹如在今天预言房价存不存在泡沫一样,实在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而在大家都在天堂引吭高歌的时候,想象一下地狱的黑暗,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如果一不小心还成了真,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关于房地产冬天有这么几个问题:中国的房地产冬天会不会来的问题,而房地产冬天来临的征兆是什么?房地产冬天的来临,会不会象好莱坞大片《后天》描述的那样寒鸦一片?而哪些开发商最先死去?哪些开发商上能够渡过寒冬?

    第一个问题:冬天会不会来?

    这个问题就像胡润百富榜又上了多少个房地产富豪一样,是个无聊的话题。曾几何时,“831”、“国六条”、“国八条”、“加息”如一股股台风挂向楼市,每次出台,都引起无数 开发商“寒流来袭”的恐慌,以及无数专家“天气预报”般的口沫横飞,当然还有无数小民百姓“扫尽牛鬼蛇神,还楼市一片艳阳天”的期待。但每一次台风最后登陆时都变成和风细雨滋润大地生灵的时候,一次次希望就被一次次失望代替。

    一直在喊“狼来了”的媒体,在最近在广州9月份楼价下降400元报道出台后,纷纷转了口风,转载某些专家的话房地产至少还可以再“火”20年——不知是力挺楼价,还是为了粉饰太平,看着如八九点钟太阳般蒸蒸日上的房价,老板们相信很快就可以忘却冬天的样子,舞照跳,马照跑,没事数数钞票。

    冬天真的会来吗?人们没有理由相信去这样一个事实。也不愿意看到这一事实——首先是中央政府不愿意,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虽然不免有被人称作“空调”的可能,但其 “保持房价整体稳定” 主旨思想是非常明确的,过快的房价增长会引发大量社会矛盾;房价一落千丈银行、税收会损失惨重,直接危害到国家经济安全,因此,中央政府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是所谓的投鼠忌器。其次是地方政府不愿意,卖地创收是其最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推高房价搞建设出政绩是地方政府最热衷做的事情,但地方政府也心态矛盾,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即使是骄阳似火的夏天也偏偏要粉饰出温暖如春的太平气象。而开发商的态度则不用多说,不言自明。

    如果正如专家预言的中国房地产20年都可以阳光普照的话,冬天看来仍是一个蛮遥远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冬天是一定会来的,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的危机,以及萎缩、破产是一定会来到的。” 香港房地产的冬天让香港经济差点一蹶不振,台湾房地产的冬天让台湾经济至今仍积重难返。中国房地产的冬天,真的还要再等20年吗?

    第二个问题:冬天来临前的征兆是什么?

    毫无疑问,泡沫破裂就是房地产冬天来临的征兆。而围绕房地产究竟存不存在泡沫的争论,实在没有房地产泡沫何时破裂的命题来得刺激。那么,到底是到怎样一个临界点,房地产泡沫才会破裂?——央行再一次加息?人民币升值压力释放,外资从中国市场撤退?房价继续飙升,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决观望?抑或广州、深圳楼市掉头向下,如上海般低迷,带动全国大势走低?或者是某个开发商巨头突然爆出财务危机,引发市场恐慌?抑或再挖出个社会注目的腐败大案?

    “金九银十”刚刚过去,媒体、开发商、政府都纷纷做着战果盘点,于是我们看到了自说自话的有趣现象:开发商说“金九银十”又卖了多少个亿,媒体有说楼市购销两旺,有说观望气氛严重,专家也争论不休,广州房地产专家韩世同先生一篇《广州发展商谎报成交业绩情况严重》文章更是如一颗重磅炸弹,吹皱了一池春水,也拉响了冬天来临的警报。

    当过论坛斑竹的人都知道,当一个坛子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嘈杂无比的时候,或许是兴旺的兆头,抑或是混乱的开始,对于房地产这个比坛子大的多的缸来说,就请各位擦亮眼睛看好戏吧。


    第三个问题:哪些开发商最先死去?

    国六条出台后,业内人士纷纷认为大开发商时代已经到来,中小开发商在3年内必将死掉50%以上。于是,在冬天到来之前,研究这些开发商如何死去,将是一件很有趣且很有意义的事情,综合了凌峻《开发商101种死法》以及前期有网友总结的《网络版开发商十种死法》,笔者认为,以下几类开发商最先死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第一类:依靠“关系”生存的开发商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是最有“中国特色”的——虽然他们自己美其名曰是“城市运营商”,然而,大家普遍认为大部分地产商是“关系运营商”,靠关系拿地、靠关系融资,甚至靠关系修改容积率,地产商的核心竞争力似乎在产品之外,关系才是生产力。

    而这种依靠关系生存的开发商的脆弱性亦是显而易见的,一旦遭遇宏观调控或者“地震”的时候,躲过初一,也难躲过十五。不信,看看上海社保案的后续反应。

    第二类: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周转不灵的开发商

    许多开发商高利润的取得是以高融资成本为支撑的,而新政策规定,地产商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例从30%提高到35%,光是这5%,就逼得不少地产商卖地改行——没有资金,有地的撑死,没地的饿死,横竖都是死。

    第三类:盲目扩张的开发商

    顺驰无疑是最好的例子——从2002年,14亿;2003年,40亿;2004 年,120亿。顺驰是中国房地产最大的黑马,孙宏斌多次公开叫板王石。可是2005、2006年,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孙宏斌开演“退位”、“复出”连环戏,最终以嫁入豪门,以另一种方式修成正果,虽然不少人为孙宏斌扼腕,但没有比顺驰更生动的例子了,这说明盲目追求速度就等于追逐“死亡”。

    第四类:坐井观天,缺乏远见的开发商

    时至今日,仍有大部分地产商的生命周期基本上就是一个项目的拿地、立项、设计、施工、销售周期。地产商们只盯着两三年间的事情,对更远的未来极为漠视;只盯着区域市场自己长势良好的三亩两分地沾沾自喜,看不到外来大鳄虎视眈眈的目光。这种缺乏对行业发展洞察力的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非常脆弱的,这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走得很远。

   冬天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拿冬天不当回事的态度——因为有一位知名企业家说得好:永远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企业。乱世的到来,正是群雄争霸的开始。

作者:阙东岳  编辑:ceo2001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