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化程度到底有多高?中国经济中最缺失的力量是什么?影响中国经济运行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又是什么?9月22日,在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和流通经济学社联合主办的“广商流通论坛”第五期报告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流通产业研究室主任宋则研究员围绕着“现代流通业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与作用”的主题,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流通业”作了精彩的演讲和分析。
宋则研究员在中国经济理论界是一个敢于结合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和著作甚丰的开拓型学者,十多年来,他提出了一系列影响中国经济理论尤其是流通经济研究的新观念。在这次演讲中宋则研究员集中展示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
他的演讲一共涉及四个方面:发展我国现代流通业背景分析、重新确立流通产业的地位和效能、 确立流通产业先导地位、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流通业若干建议。他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敏感期,由于流通业落后而产生的各种新问题纷纷涌现,因此“已经将发展、壮大我国现代流通业的问题推向了经济工作的最前沿。”
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最大特点是“从排斥市场的体制走向依靠市场的体制,中国同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最大区别在于流通产业落后和市场体系缺失。”因此,传统计划和行政力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相当强大,对中国的市场化程度不宜作过高的判断,目前有些研究成果忽略了中国国情。中国过去是一个长期供不应求的国家,各级政府利用计划方法发展生产尤其是发展制造业有一种“本能反应”和“偏爱”,对发展流通业有一种本能的轻视和“不知所措”。实际上,发展市场经济离不开发展现代流通业,流通业滞后,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充分发育和完善。市场经济不发达与流通业落后是同一个含义。基于此,“流通产业不应被继续有意无意地当作次要产业来看待,中国要将主要注意力从制造业转向流通业,寻求借助流通业解决原有问题的新途径。”
正是由于流通业落后和市场体系缺失,导致中国运行速度的缓慢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有限,国家仅仅利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也难以取得期望的效果,中国经济的若干问题都不同程度上打上了“流通业滞后”的综合反应,“因此,在依赖一般意义的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求解中国难题的同时,更应强化流通产业和市场体系的功能。”
“广商流通论坛”是流通经济研究所倾力培育打造的一个学术品牌,正成为广东流通理论交流最有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次由徐印州教授主持,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权教授、广东商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刘芳以及流通经济所的研究人员、流通经济学社的会员等三百多人出席。会间,听众与宋则研究员还进行了互动,就若干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会后,他还听取了流通经济研究所负责人王先庆就本所的研究方向、研究重点等所作的介绍,并表达了共同推进广东流通理论研究的合作意向。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欧开培研究员担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 [2016-12-30 17:47:42]
- 李曼博士担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2016-12-30 17:36:15]
-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术报告讲座:王先庆谈 [2016-11-28 9:08:31]
- 第五届“物华图书奖”获奖图书 [2016-11-16 9:19:38]
- 吴琦、彭雷清等访问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高 [2016-11-6 11:11:01]
- 专家论证评审《狮山镇商业网点规划》 [2014-1-2 20:26:38]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