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秦文武在商贸流通工作会上的讲话
来源:http://www.tjcw.com 发布时间:2005-10-11 点击数:


同志们:
    这次全市商贸流通工作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全市商贸流通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商贸流通工作,力争今年的商贸流通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有一个大突破,出一个新局面。下面,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2004年全市商贸流通工作回顾

    2004年是我市直辖以来商贸流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

    1、商贸流通规模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增长。去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5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提高4.8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市GDP增幅2.3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首次突破两位数的增长,社零总额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全市有17个区市县社零额增幅超过15%,其中渝北区增长31.4%, 巴南区增长20% ,沙坪坝区增长19.2%。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667.9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提高3.6个百分点;全市商业增加值达到227.51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提高3.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GDP增幅0.6个百分点,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比重8.6%,成为第三产业九大门类中总量最大、贡献率最高、拉动力最强的行业。

    2、现代流通方式加速发展,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市新发展连锁店铺386个,目前达到2840个,连锁商业销售额209.96亿元,同比增长29.3%,占社零比重22.0%,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加快各类连锁业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便利店、折扣店、精品店、专卖店等连锁业态已达13种。规划并建设上桥、寸滩、大渡口、万州、涪陵五大物流基地,全年引进和培育了马士基、韩进海运、中邮、中海、中集、长安民生等6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商社电器、新世纪百货80%的物流实现了外包。加快商业企业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大型商场基本普及了时点销售系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新世纪百货、名豪集团、重客隆、涪陵新大兴等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平台实现了网上商品采购,电子商务BTOB网上交易额达到3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

    3、各级商业中心区加速建设,西部购物消费“天堂”魅力初步展现。去年全市新增商业网点面积196.15万平方米,目前已达2600万平方米,人均拥有0.84平方米。商业设施投资额达到57.77亿元,增长33.45%。启动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加速提升解放碑商务功能,总部经济落户基础初步形成。进一步健全区市县商圈特别是主城区五大核心商圈的服务功能,逐步优化购物环境,特别是江北观音桥商圈规划建设的档次较高,成为全市商圈打造的一个亮点。十大商业中心区(即“1+9”)社零额达到674.05亿元,增长15.7%,高于全市增幅1.4个百分点,占全市社零比重70.6%,拉动全市社零增长10.9个百分点。打造城市商业特色街。南滨路、北滨路、磁器口、高新区信息通讯、老顶坡汽摩配件等一批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商业特色街成为主城区商业的亮点。加快发展社区商业、镇乡商业和边贸市场。37个城市社区商业服务中心销售服务额23.68亿元,增长32.36%,100个中心镇商业服务销售额144.18亿元,增长16.88%,其中45个重点中心镇102.7亿元,增长17.2%, 40个重点边贸市场交易额45.82亿元,增长19.26%。

    4、流通企业改革克难攻坚,大企业主导流通的格局初步形成。加快和完善区市县商业企业改革,目前有27个区市县已完成改制任务,已改制的区市县逐步完善了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一分为二”的总体思路全面推进13家市级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培育发展流通大企业,去年全市流通领域组建了重庆商社集团、重庆商务集团、重庆粮油集团和重庆渝辉公司4家流通大企业,加上以前组建的重庆新华书店、重庆医药、重庆中国石油、重庆烟草、重庆长安汽车销售等,构成了我市商贸流通发展的主导力量。去年商社集团销售额达到131亿元,成为西部商业企业之最,进入全国商业十强。改革的深化和管理的加强,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增长,全市国有及国有参控股流通企业汇总利润9808 万元,增长54.4%。

    5、非公有制商业增势强劲,重庆聚集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去年全市非公有制商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25亿元,增长14.6%,占全市社零75 %。着力培育壮大以民营经济为经营主体的商品交易市场,全市限额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 457.32亿元,增长19.5%。朝天门综合批发市场、观音桥农贸市场等十大市场成交额达到340亿元,增长10 %,其中朝天门市场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商品辐射10多个省区、200多个县市,成为西部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

    6、“走出去”“引进来”效果良好,初步形成市内外流通企业共同繁荣重庆大市场的新局面。鼓励餐饮企业“走出去”,11家品牌餐饮企业去年在市外设立经营门店320个,累计达到1898个。积极对外开放“引进来”,去年全市商业领域引资额达到11.2亿元,增长22%,占全市商业投资额的19.4%,全市新增市外境外知名商业大公司9家,茂业百货、美美百货、远东百货、迪康百货、易初莲花超市、世纪金源等相继来渝投资经营。外资商业的引进,市内新世纪连锁、重百大楼、重客隆超市等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市内外商业企业共同繁荣我市市场的局面。目前我市十大零售商场中有6 家是来自市外境外企业,去年美美百货商场的开业,填补了我市长期没有经营国际顶级品牌商场的空白。

    7、加强市场监测与调控,全市重要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去年对主城区城市规划区内的全部手工屠宰场实施关闭,一度发生部分商贩借机哄抬肉价,猪肉市场出现价格波动的情况,市商委和主城九区组织各方力量,采取果断措施,在一周之内迅速平抑了市场猪肉价格。这场硬仗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肯定以及广大群众的好评。加强与在渝三大石油公司的工作衔接和供应储存的指挥调度,成品油日常周转储备量达到11万吨,全市没有出现“油荒”现象。开县水灾发生后,市商委迅速行动,紧急调运物资商品14车,保证了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监测体系,设立遍及39个区市县的65个重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监测点,实行了周报和日报制度。去年全市除前三季度因全国粮价上涨带来部分商品涨价外,全年市场商品丰富,价格基本稳定。

    8、成功举办美食火锅节等大型活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各区市县结合本地特点,积极举办都市消费节、泉水鸡节、手机节、时尚消费展示会、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五一、国庆三大节日期间推出的各种促销活动,积聚了人气,扩大了消费,丰富了群众生活,扩大了重庆商业的影响。去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美食节暨首届重庆国际火锅文化节,有32个国家、地区及行业组织的代表150人,30个省区(市)的代表团以及59个参展参赛团体和128个观摩团体共15300人参加,参与群众达170多万人次,美食火锅节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其中当月餐饮业实现13.07亿元,增长29.3%,快于同期社零增幅12个百分点,拉动社零增长4个百分点,主城区旅游消费比平时翻了一番多,承办区宾馆住宿率达98%以上,部分宾馆爆满,出租车营业收入比平时增长50%以上。

    9、提升和拓展消费领域,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随着商业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市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去年我们着力拓展消费领域,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服务性消费和热点商品消费。1—11月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7255.97元,增长1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2255.24元,增长20.3%,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31.1%,其中医疗保健消费增长16.2%,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17.6%,住房消费增长15.7%。餐饮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全年营业额131.7 亿元,增长23.1%,增幅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占社零的比重13.8%提高1个百分点,对社零增长的贡献率达20.7%提高6.1个百分点。

    10、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诚信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围绕食品流通的安全,全年开展食品质量、生猪屠宰、酒类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查出问题食品3056件,查处屠宰违法案件1451件,查处假酒案件125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先后集中参与调查和处理了石蜡火锅、假冒牛肉干、劣质奶粉、劣质粉条等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积极开展“渝商千店重诚信”活动,引导全市商业企业对职工开展重诚信、树信誉的教育活动,商业企业的经商信誉、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去年全市商贸流通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我们主要做到了六个坚持:一是坚持把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作为各级商贸主管部门的第一要务来抓。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的科学发展观。三是坚持调查研究,分析利弊,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四是坚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五是坚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商贸流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六是坚持相信和依靠商贸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还有不少地方的领导对商贸流通的先导性作用和重要地位以及发展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商贸流通产业的改革发展摆上议事日程,有的主管部门和机关处室工作抓得不紧,不扎实,有的甚至在应付,工作一般化。二是流通规模不够大,去年我市社零总额虽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在绝对额上比北京少1236.8亿元,比上海少1499.61亿元,比天津少97.7亿元,比武汉少5.58亿元,在西部十二个省区市中,排在四川、广西、陕西之后,列第4位。三是流通现代化程度还不高,我市连锁经营发展较快,占社零比重大幅提高,但发展极为不平衡,主城区和部分中心城市发展较好,而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滞后,现代物流发展与先进省区市比起步较晚,步子不大,培育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少,没有形成集合性的整体力量和规模效应,电子信息技术在商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推广运用还不广,商品市场的交易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农改超”还处于起步阶段。四是对新兴服务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不够,拓展不宽,规划指导不力,比如对美容美发业、住宿业、维修业、家政服务业、洗染业等,调研不够,情况不明,数据不清,规划引导和工作指导不力,这是我们整个商贸工作目前一个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五是主管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没有真正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行业,从微观管理到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还没有真正学会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指导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特别是对重要消费品市场监测调控的机制、方式和手段尚不完善,对市场缺乏前瞻性的深入分析预测,工作往往处于被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今年我市商贸流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主要的有利条件:

    一是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据世贸组织预计,去年世界货物贸易实际增长8.5%,今年将继续较快增长。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去年全球直接投资2000亿美元,今年增势继续保持。
二是全国经济今年仍将持续较快增长。预计今年全国GDP增长8%左右,全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各地都有发展新招。三是中央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稳健”政策,由过去的适度从紧逐渐转向中性方向,有利于西部开发和重庆发展。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将不断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大力扩大消费,增加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五是去年我市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经济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产业、贸易和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步伐加快,消费开始成为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消费将大幅增长。六是今年全市免征农业税,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农民在去年增收的基础上继续增收,必将促进农村消费增旺。七是今年进入WTO后过渡期,外资商业将大量涌入我市,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营销经验、经营业态、知名品牌和商业资本的进入,必将提高我市商贸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水平。八是今年全市将有100项关系发展大局的重点建设项目进入实施阶段,投资增长将达到18%以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等大型会议将在渝召开,必将拉动消费,推动流通业更快发展。九是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通工作,吴仪副总理强调加强内贸工作,商务部谋划了许多内贸方面的大事,镇东书记、鸿举市长以及分管的异康副书记和小军副市长就商贸流通改革发展作了许多指示,给了许多政策,全国和全市将要召开流通工作会议,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必将更强。十是全市商贸流通工作已有较好基础,“双十百千”工程的实施,“五建五抓”工作的推进,近300万人的工作队伍,都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主要矛盾和问题:

    一是全国工业企业产品库存和主要生产资料市场库存增长较快,批发零售企业库存水平也在上升,造成应收帐款在增加,企业资金供应紧张,周转困难。二是物价上涨的压力比较明显。国际石油价格仍在高位波动,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会进一步显现。我市资源约束矛盾短时间还比较突出,煤电油运阶段性紧张还会出现,有些生产资料和公益性服务也面临涨价的压力,市场监测调控和稳定物价也增加一定难度。三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规范管理面广量大,竞相发展态势逼人,特别是成都市的商贸发展规模已接近我市,对我们建成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和西部购物消费“天堂”形成压力。四是扩大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特别是开拓繁荣农村市场,城市商业带动农村商业,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还有不少政策性障碍,也有交通不便和经营成本较高等问题,都会影响发展速度和质量。五是商业诚信服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现象在部分行业、部分地方还比较突出,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生猪机械化屠宰推进困难。六是商业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依法行政、行业管理难度较大,许多行业特别是生活服务业在管理规范上还是空白,无章可循。七是商贸流通队伍的总体素质还不适应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少流通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人才结构不适应市场竞争和创新发展的要求。八是少数地方和部门领导对流通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先导性作用认识不足,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领导,影响了许多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改革发展的效果。

    总体来看,今年全市商贸流通面临的形势是,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动力大于压力,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分析和认识商贸形势,把握好商贸发展的主流和脉搏,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超常运转,跨越发展;一定要增强信心,克难求进,创新发展;一定要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力求新的突破。

    三、今年商贸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5年全市商贸流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商贸活市”战略,以商贸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拓展繁荣农村市场、促进消费增长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扩大流通规模,转变工作职能,强化市场监管,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为把我市建成长江上游商贸中心、西部购物消费“天堂”、率先在西部基本实现流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2005年全市商贸流通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2亿元,同比增长12.5%,力争达到1072亿元,增长13.5%;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880亿元,同比增长18%;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占全市GDP的9.1%;限额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520亿元,同比增长13%;国有及国有控(参)股商贸企业汇总利润9500万元,同比增长15.85%,力争超亿元。

    今年主要工作任务有九项:

    1、加快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推进流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是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主线,是商贸流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市率先在西部基本实现流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推进流通现代化的重点是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今年新增连锁店铺450个,连锁经营销售额达到280亿元,增长40%,占全市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26.3%,电子商务BtoB网上交易额达到45亿元,增长50%。要在20个行业继续推进连锁经营,重点扩大生鲜食品、汽车销售、家电、建材、通讯器材等连锁经营规模。扶持商社集团进入全国连锁排行前10名。逐步建立全市零售商业的标准化体系。继续打造主城区及万州、涪陵的物流基地,力争再引进培育6家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导和支持重庆商社、重客隆、和平药房、小天鹅集团、德庄等大型流通企业完善配送中心,积极开展社会物流配送。进一步推动零售行业、大型餐饮连锁经营行业实施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在2—3个品牌企业试点建立信息化网络,推动商唯供应链管理平台向外扩张应用,提升重百大楼、新世纪百货等大型流通企业商品网上采购水平。

    2、深化流通企业改革

    深化流通企业改革是推进商贸发展的动力。今年的重点是改革国有企业,培育大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全年国有及国有控(参)股商贸企业利润要达到9500万元,增长15.85%,力争突破亿元大关。全市国有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市级直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改完到位,完善商务集团、渝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培育重庆商社集团、重庆商务集团、重庆物资集团、重庆新华书店集团、重庆烟草集团、重庆医药集团等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龙头企业,增强重庆商贸流通的竞争力。在全市开展流通企业30强评选活动。举办首届中小流通企业服务年会,为中小流通企业招商引资、业务拓展、扩大融资、政策信息、法律咨询等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中小流通企业加快发展。

    3、开拓繁荣农村市场

    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务院专门发了文件,吴仪副总理以及商务部也作过多次强调。今年城乡社零增幅的差距要由去年的1.6个百分点缩小到1.1个百分点。要在农村地区建设各类批发、零售市场,拓展维修、照相、餐饮、理发、文化娱乐等生活服务消费,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社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流通网络和服务网络。继续开展“名店名品下乡”活动,重点把城市的日用品、食品、药品、图书等连锁经营引向农村,在镇乡发展折扣店、便利店。区县连锁企业也要积极向乡村延伸,向周边地区扩张。扶持有规模、有品牌、有市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扩大市场规模,鼓励绿色食品直接进入城市超市。加强农商、工商、商商联手,搞好城乡市场商品的双向流动,做好市属商业企业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口衔接工作,举办市内外流通大公司大集团与库区商业、农业项目对口洽谈会。支持“两社两化”,特别是商品经营连锁化,引导农产品进城入店,促进农资经营规模化发展,发挥供销社开拓繁荣农村市场的重要作用。

    4、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

    发展商贸服务业有利于扩大消费,方便和满足群众生活。今年餐饮服务业营业收入要达到150亿元,增长18%。发展商贸服务业的工作重点是规范发展,拓展范围。一要规范发展餐饮业,制定餐饮企业评比标准和重庆火锅经营服务标准,完成主城区已命名的四条美食街的规范整治和树碑树牌工作,培育2个营业额上10亿元、6个上5亿元的龙头餐饮企业。二要规范发展住宿业,搞好全市住宿业的摸底调查,弄清现状,研究制定《重庆市促进和规范发展住宿业的指导意见》。三要规范发展美容美发业,制定出台《重庆市美容美发业管理实施办法》,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培植一批品牌企业,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四要规范发展旧货业,研究制定促进旧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旧电器、旧服装、二手车、再生资源回收等规范的经营管理办法。

    5、加快流通市场建设

    加强流通市场设施建设是建设长江上游商贸中心和西部购物消费“天堂”的基础性工作。要贯彻商务部《城市商业网点编制规范》和《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编制我市都市区和各区市县商业网点规划。重点是加强网点设施规划建设,构建四个层次的商业中心区。一是加快中央商务区建设,改造提升解放碑片区商贸功能档次,启动建设江北嘴商贸区,规划发展弹子石商贸区。二是加快区市县商圈建设,以亚太市长峰会为契机,进行解放碑步行街及周边地区10条道路的店容店貌整治,建成观音桥、万州等商业步行街,完善其他区市县商圈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城市特色商业街建设,培育完善一批区市县城市规划区内的特色商业街,建好主城区的南滨路、北滨路、磁器口、洪崖洞等适应现代消费趋势的特色商业街。四是建设和完善100个社区商业中心和100个中心镇商业设施,重点是完成15个城市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和10个镇示范性商业中心区的建设。还要加强边贸市场建设和“农改超”、“农加超”建设。

    6、规范商品流通市场秩序

    整顿和规范流通市场秩序,确保消费安全,是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今年要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积极推进食品放心工程,继续开展食品专项整治,深入实施“三绿工程”,培育绿色市场,确保市场流通中的食品质量安全。在主城区城市规划区外及其他区市县积极推行生猪屠宰机械化,关闭达不到国家规定条件的屠宰厂(场),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和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违法行为。进一步整治规范酒类市场,探索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继续开展“渝商千店重诚信”活动,在城市商业中心区通过评比树立一批重诚信的示范性商场。按照国家七部、局《关于清理在市场经济中实行地区封锁规定的通知》的要求,继续清理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的各种行政性规定,推进全市、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7、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是繁荣重庆大市场、实现商贸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强市外、境外投资者在我市投资发展商贸业的引导,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投资指南,引导外商重点向边远区县、库区等薄弱地区投资和向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薄弱领域投资。全年力争引进市外大型企业6家,汇总引资10亿元。加强“走出去”服务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商贸流通企业向外拓展的指导意见,做好政策引导服务工作,鼓励和支持我市优势商业企业特别是品牌餐饮企业积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扩大重庆商贸影响。搞好大型会展活动,争办全国秋季糖酒交易会,办好迎春商品展销会、重庆特色产品采购会、首届重庆老年用品博览会、重庆名特食品生产企业赴市外举办推展会和西部现代流通发展论坛等活动。

    8、加强重要商品、特种行业的管理和市场监测储备

    重要商品和特种行业的管理,市场的监测与调控,是商贸主管部门行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一要加强成品油市场管理,制定出台《重庆市成品油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加油站(点)规划建设和规范管理。二要加强液化石油气市场管理,出台《重庆市液化石油气经营管理条例》,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液化石油气市场秩序。三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管理,加强经营储存专项整治,制定出台《重庆市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管理办法》,严格市场准入和日常监管。四要加强民爆器材管理,制定出台《重庆市加强民爆器材管理的意见》,建立和完善民爆器材的销售、购买、使用流向监控制度。同时还要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强化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及管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五要建立重要商品监测和储备制度,继续坚持对食品、成品油等重要生活生产必需品进行市场监测,今年要将监测点扩大到100个,建立生活必需品的实物和资金储备,研究制定储备管理办法。

    9、进一步加强商贸流通主管部门的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对商贸流通产业重要性的宣传,把《重庆商贸》办好,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开展专题报道和开辟理论专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加快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商贸流通法制建设,抓好商贸各类行业的立法建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搞好商贸流通执法队伍建设,建立行政执法公开、行政执法责任、行政执法考核和举报、控告、监督检查等制度。搞好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统计信息体系,加强统计分析和专业性统计调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公务员三支队伍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抓好新企业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努力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各级商贸干部要学会运用法律、经济手段管理指导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实现从管企业转变到管行业,从微观管理转变到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变到间接管理,增强各级商贸干部商贸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科学判断商贸形势的能力、学习研究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规划引导,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化流通理论研究,抓紧制定“十一五”全市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规划,为“十一五”期间的商贸流通提供发展蓝图。

    同志们,今年的商贸工作任务多,担子重,难度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增强工作前瞻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各方积极性,新年伊始早安排,争取在战略谋划上“高人一着”,在工作部署上“先人一着”,在实际行动上“快人一步”,要充分看到重庆商贸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其力已积,其势已蓄,其期已至,只要我们增强信心,抓住机遇,团结协调,扎实工作,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作者:未知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