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吴敬琏说,要改善当前的宏观调控,应分析前段时期过分倚重行政手段使经济降温而产生的负作用,着眼于推进金融和政府改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保证在经济降温过程中提高效率。
吴敬琏9日在此间举行的“中华创业投资协会2004年度大会暨中美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峰会”上发表演讲时说,经济学界对去年以来我国经济过热与否有不同的看法,对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也有不同评价,目前认为宏观调控在上半年已“初见成效”是政府的主流看法。而从今年8月份的多项宏观经济数据看,各项指标反弹又较为明显,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而去年全年的投资增长率仅为24%。
他分析认为,宏观调控政策的确产生了一定效果,一是农业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农业生产有所改善,二是二季度的投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增速减缓,“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宏观调控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贷款增长速度虽然下降了很多,但下降的主要是短期贷款,这使一些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了问题,而最需要调控的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加快;由于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下降,增加了倚重居民储蓄稀释不良资产的银行业的风险,7月份贷款实际利率为零又使利率政策与宏观调控紧缩的政策取向实际相悖。三是过多的利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容易带来腐败,权力背景相对弱势的民营经济易受打击,“有保有压”的政策取向由行政机关作出判断成份居多,使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遭到削弱。从长期看,这样实际上降低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实际上也是强化了经济过热产生的源头,如当初一些产业重复建设产生的过热本身就来自于政府部门的对政绩等考核指标的追求。所以一旦国家的行政调控手段减弱,宏观层面的经济过热现象容易反弹,而行政调控手段的特点又决定了其不可能在经济生活中长期使用。
吴敬琏认为,总的来说,当前的问题不在于总量过热反弹与否,而在于过分倚重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有较大的负作用,同时我国市场体制的不完善也是宏观调控难于达到目标的重要原因。但是,市场体制的不完善不应成为采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的理由,从长期看,我国主要依靠增加投入使经济增长而不是着眼效率的提高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当前政府应该鼓励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服务业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等。国家有关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推出已迈出了较好步伐。
他特别提出了今后改革的两个重点:一是金融改革。吴敬琏认为,目前最不到位的是金融改革,而金融改革的程度又将决定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二是政府自身的改革,要建设有限的政府和有效率的政府。政府体制改革是很难的,但也是必须进行的。他表示相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相信经过各方的努力推动和改革,经济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刘强东:未来十年是零售黄金期 [2014-1-16 11:05:04]
-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 [2013-12-31 14:38:31]
- 杨军艇解读广州商业:广州几乎没有成功的购 [2013-11-15 17:12:56]
- 王府井郑万河、首商于学忠等零售大佬论剑店 [2013-11-15 16:48:32]
- 迈入全渠道零售 多位企业高管精彩观点一览 [2013-11-1 14:59:52]
- 叶檀:上海自贸区改革必须横下一条心 [2013-9-27 9:04:2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