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基本结构
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原料来源于初级农产品,截止到2003年8月36家国家重点龙头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营成品主要是药品、种子、酒类和食品,其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型结构见图1。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总体物流系统看,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分为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两部分;从参与主体看主要有供应商、承运商、核心企业、分销商、配送商和零售商。
附图
图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基本结构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链物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可分为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两部分。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物流管理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物主要是农产品原料、包装物、其他原辅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由于包装物、其他原辅材料和机器设备等的供应物流管理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分销物流管理有相近的管理方式,这里不对其进行阐述。这里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供应物流管理只是指农产品原料供应物流管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由于动植物的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过程,农产品原料的生产和收获具有季节性,造成供应的集中性,给农产品原料供应物流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供应物流管理的战略主要是:
1.优质原料敞开收购。保证原料质量和数量,满足用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高质量的要求,核心企业采取对优质原料敞开收购的策略。以伊利集团为例,由于乳业竞争的加剧,奶源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伊利集团在优质奶源带扩大设立基地的同时,对符合要求的原奶敞开收购。
2.配送中心合理布局。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配送中心的布局能够综合权衡原料基地位置、原料数量、生产基地作出的决策,配送中心多采用核心企业自营或第三方经营为主。以伊利集团为例,原奶的配送中心(从规模和规范上看,目前还算不上配送中心,而只是转运点)为奶站,上市初期奶站以自营为主,后随着集团的发展奶站数量增多、半径扩大,奶站以自营、第三方经营并行。
3.采用多种方式运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原料基地与生产基地较近,原料运送均采用汽车运送。运送采用核心企业自营、农户联合配送或第三方经营的形式。自营主要见于对配送条件要求高、他营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农户联合配送多见于植物类大宗原料的集中配送;其他情况一般采用第三方运送。
4.核心企业管理原材料库存。由于农产品原料的生物性,其库存对环境要求较高,我国农产品原料大部分是一家一户组织生产,农户的库存条件较差,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数量,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库存由核心企业进行管理。在考察的36家核心企业中无一例外的原料库存都是采用核心企业进行管理。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分销物流管理现状
1.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渠道模式。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渠道普遍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核心企业——配送中心——多级分销商——消费者这种传统分销渠道模式;第二种是核心企业——配送中心——大卖场(超市、直销店等)——消费者这种核心企业直接分销的扁平化分销渠道模式。
第一种模式可以使产品能够更广泛地延伸到消费者需要的每一个角落,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这种模式主要采取核心企业与一级经销商共同管理分销渠道的方法:核心企业对一级经销商进行配送,并提供终端的支持;一级经销商则负责铺货和其他分销商的配送及管理。第二种模式是随着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核心企业或一级经销商、大卖场(超市、直销店等)共同管理分销物流,通过市场信息共享、货源优先供应、配送深度支持,加强沟通等降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分销物流成本,提高链条的竞争力。
2.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库存的补存。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销库存补存(流程见图2)一般由供应链下游管理。供应链下游单元依据自身的安全库存、预期增长量、订货时间等因素综合权衡做出需库存补存的数量后向上一级供应商发出订单,上一级供应商根据订单进行配送。为了尽量减少缺货、断货和存货过大造成蹿货、甩货的损失,提高产品竞争力,一些绩优核心企业也参与供应链下游库存补存的管理。如伊利集团奶粉事业部,2002年开始由公司派出的专管员协同经销商,共同制订出每月的合理库存数和预留量基数,在月末上报,达成共识后,公司根据上报的参数作出总体的生产计划和库存量计划,到时统一调配。这样由于库存量是商家和核心企业共同确定库存的补存量,订出的参数比较合理,便于公司从宏观上调节库存量,从而根本调节奶源收购量和组织生产量,达到公司不盲目压货,合理安排产供销,减轻商家压力的效果。
附图
图2 分销库存补存流程
3.分销库存的管理方式。采用以分销商管理库存为主的管理方式。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主要是种子、饲料等农用物资和药品、食品等日用消费品,其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这就对库存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考察的36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看,一般是核心企业在主要消费市场设置仓库,仅对库内的库存进行管理,当分销商采购后库存则由分销商管理,核心企业有相关需求的半成品库存和独立需求的成品库存,经销商、分销商、大卖场、超市和直销店都有各自独立需求的成品库存(见图3)。
附图
图3 独立库存管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分销链
4.分销链中的运送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分销链部分的运送正由以自营运输向外包运输转变,根据产品、需求不同情况选用水陆空不同的交通工具。从所考察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看,一般长途大批量运输以铁路为主,短途小批量运输以公路为主。在搬运管理中核心企业的配送中心自动化程度较高,而其他分销商的搬运则以手工和机械为主。2004年3月31日,河南漯河双汇工业园三期工程中的物流配送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该物流配送项目建有铁路和汽车专用站台,项目投产后,可有效连接双汇集团内部企业生产运营,实现配送中搬运的自动化。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分销需求由需求方作出预测,准确性难以保证
由于我国分销模式仍以第一种分销模式为主,分销商凭直观或经验作出预测,其准确性难以保证,断货或压货现象严重,普遍存在缺货成本或跌价损失,加大了供应链的总成本。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一般都有一定的保质期,由于预测的不准确所产生的逾期产品加大了物流成本。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分销链中分销商管理库存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分销链中由分销商管理库存,每个分销商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向上一级供应商定货,由于存在提前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产品才能送到分销商手中,而为了有效满足顾客的需求,各个分销商不得不增加预测加大库存来应付,同时制造商为了缩短提前期也不得不增加预测保有库存来尽快满足客户要求,这就产生了整条供应链上的需求放大效应。无论是分销商还是制造商,对于一个突然到来的订单只有通过增加库存和人员来满足客户需求。在需求旺季核心企业、各级分销商采用压货的办法加大库存应付顾客的需求,在需求淡季对于库存即将到期商品核心企业采取降价促销、分销商采取甩货、蹿货的方法销售,不仅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条成本增加,而且破坏了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转。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管理原料库存存在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原材料采购物流中普遍采取对农产品原料敞开收购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易造成采购不及时,原材料全年缺货的现象,影响整条供应链下游的生产与分销;另一方面原材料及时集中采购,保证了原材料的供应,但资金占用成本和跌价损失都增加。以湖北天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农产品原料采购管理采取收获季节敞开收购的战略,未在合适的时间采购合适数量的农产品原料,2003年年均存货余额占用资金成本达924.60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4.31万元,增加了农产品原材料的物流成本,减弱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竞争力。
(四)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供应链结点分布不均衡,配送难度大。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由于原料生产要求一定的自然条件,原料基地一般集中在适于原料生产的区域,生产基地分布于原料基地附近,而销售市场则遍布全国乃至全球。这种供应链结点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品配送成本、敏捷性都受到影响。
2.物流信息传递手段落后。农业产业化中的物流管理信息传递手段落后,产品流通时间拉长,难以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配送中需求信息的传递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由于销售通道的层级较多,统计数据报送到上级配送中心速度慢,且数据不够准确。于是经常发生有的店已经没货可卖,而有的店却有余货不得不在产品到期前回流厂家另作处理的情况,造成同一时期供应链上断货和压货并存的现象。信息传递手段落后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数据,严重影响整条供应链上各主体的正确决策。
3.运送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不论是原料还是产成品都具有生物性的特性,对配送条件相对于其它产品要求高,一般需冷链进行配送。但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运送方式落后,冷链运送的比例小,致使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以奶制品成品中对配送条件较高的巴士杀菌奶和酸奶为例,这两种奶制品需要冷链配送。我国巴士杀菌奶一般采取送奶入户的方式销售,在巴士杀菌奶的配送中除以光明为核心的供应链部分采取冷链配送外,其他供应链一般在常温情况下配送,夏天高温的时候运送过程中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产品变质率上升。而酸奶从供应商到分销商配送中虽采取冷链进行配送,但在销售终端特别是零售店在常温条件下储存,也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当然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配送的目的地不同、距离不同、货物不同、配送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也不尽相同。但结果都是一样,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产品质量的下降,削弱了竞争力。
(五)分销物流管理费用高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分销物流主要由核心企业进行统一管理,核心企业的销售人员对分销商、终端市场进行管理,由于目标市场较分散,管理难度加大,费用升高。以伊利集团为例,2003年底伊利集团有在册职工6428人,其中销售人员2186人,占总职工人数的34%。伊利集团的销售人员协助经销商、分销商的通路竞争、终端操作以及仓储的配置、产品筛选等,但由于目标市场的分散性,销售人员多且销售人员的管理、操作难以较好控制,物流管理费用高速增长。2003年伊利集团分销物流管理费用达76740.50万元,是1999年的9.21倍,年均增长率为55.91%,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5.42个百分点。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建议
面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纷繁复杂的问题,链条上各个参与主体只是致力于自己内部的最优,已不能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市场竞争已经由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转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从系统的观念出发,致力于整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优化。
(一)收集供应链信息,降低物流中的不确定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需求的实时信息,实现信息适度共享,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中的不确定性,减少无效物流。
1.提高向顾客传播信息的效率。顾客是根据所获得的产品信息来选择商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可将向顾客传播的信息转化为概念、影像、声音,在顾客中强化所经营的品牌。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顾客选择余地的增加,品牌意识的增强,只有提高向顾客传播信息的效率,不断强化消费者的品牌意识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农业产业化经营由于受原料基地的限制,一般其生产经营都有一定的地域性,当地市场有限,要想发展壮大不得不作全国或世界品牌,这就要求向其他目标市场的顾客强化传播自己的品牌信息。在所考查的36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条中特别是一些经营种子、米业的供应链核心企业应强化向顾客传播其品牌信息。当今社会,广告是企业和顾客沟通最快捷有效的方式,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大获益者的核心企业应驱动其他各成员加大品牌广告投入,快速高效地捕捉目标顾客。在传播途径的选择上,可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可选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途径。
2.提高物流信息管理效率,消除需求放大效应。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各参与主体可积极获得需求信息,并实现需求信息的适度共享,提高物流的有效性和需求预测的准确性,降低库存水平和无效回流物流水平,采取有效的补货战略。条码技术是实现快速、准确、可靠的数据采集的有效手段,其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应使用条码技术以便于采集跟踪需求信息,渠道中的经销商、大卖场、超市、直销店以及有条件的分销商等需求方在销售产品中运用条码技术进行单品的数据采集,需求方将采集到的数据汇总后通过EDI或INTERNET等传给相应的供应商和生产商,这些供应商和生产商将实时需求信息分析后做出预测,根据需求信息安排补货计划、生产计划、辅助生产和调度业务,消除需求放大效应,降低各级供应商的库存水平,提高对消费者需求的反映度。
3.提高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开发利用获取的有价值信息,利用信息提高物流的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方利用供应链管理的相关软件对下游参与单元提供的实时数据分析,合理确定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并对所提供的数据进行深度开发,以分析需求的变化规律,适时的对需求方的变化做出反应,满足顾客的需求。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的投资较大、使用及分析信息技术含量高,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大受益者的龙头企业可加强这方面的投资,对收集到的需求信息集中处理,或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统一管理,为供应链上的其他参与主体的预测、库存、营销等管理提供支持。
(二)优选农业产业化经营库存管理策略,降低库存成本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用于应付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库存。但库存占用资金、易损耗等特点增加了供应链总成本,降低了供应链的竞争力,这就要求供应链各参与方采用合适的库存管理方法,降低供应链库存总成本。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中采用需求方管理库存的方法,存在诸多缺陷,这就要求变革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中库存管理的方法。
1.第三方公司管理农产品原材料库存。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中农产品原材料的生物性和生产的季节性、产成品消费全年性的矛盾,由需求方管理库存资金占用大、损耗大;而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具有大群体小规模的特殊性,供应商管理库存,质量难以保证。鉴于此,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中农产品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应由具有库存管理核心能力的第三方公司进行管理。第三方公司可以是原有粮食企业、食品公司也可以是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第三方公司备置专用资产,打造自己管理农产品原材料库存的核心能力,进行多种农产品库存合理搭配,提高专用资产的利用率。第三方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一员起到了连接核心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使供需双方都消除了各自的库存,集中于各自的核心能力,提高了供应链的竞争力。
2.联合管理或分销商管理产成品库存。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制成品库存一般由分销商进行管理,每个分销商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直接向上一级供应商定货,由于存在提前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产品才能送到分销商手中,各个分销商不得不以库存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上一级供应商为了缩短提前期也不得不保存库存来尽快满足客户要求。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库存过多资金占用多,费用和损耗率大,库存过少则不能及时满足顾客的需求,二者都是不经济的。要解决这一矛盾需改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供应链的制成品库存由分销商进行管理的方式,根据销售渠道的不同采用联合管理库存的方式或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方式。
(1)对于采用通过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直销店销售渠道进行销售的可采用联合管理库存的策略。联合库存管理是供应商与客户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供需方共同管理库存,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见图4)。农业产业化经营分销供应链采用联合管理库存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EDI或INTERNET把各个经销商的库存信息连接起来,每个经销商可以通过该系统与其他经销商协调库存,寻找余缺并进行交换,同时经销商们在核心企业的协调下达成协议,承诺在一定条件下交换余缺并支付一定报酬,这样就可以使整条供应链的库存降低,服务水平提高。核心企业则通过该系统库存信息组织采购、生产和补充总库存。
附图
图4 联合库存管理的供应链系统模型
(2)对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分销链中采用核心企业——大卖场、超市等大型零售商的扁平化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可采取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商品都属于快速消费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且体积大、单位价值小;大卖场、超市需求量大、流转快、品牌宣传度强,这就要求供需双方实时掌握产品的销售动态,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数量的商品补充入库和上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企业作为大卖场、超市等大型零售商的供应商,由其管理所经营产品的库存可以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大型零售商货架上的存货情况及全部的销售资料数据可通过跨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直接传递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根据这些数据适时地补充和调整存货,这样简化了库存管理,降低了物流成本。
(三)综合运用多种配送策略,提高配送质量和效率
1.冷链绿色配送,减少损耗。由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的生物性,对配送的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配送中必须采取冷链绿色运作。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可根据所经营产品的特性配套发展整条供应链物流中不中断的冷链化绿色配送,保证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的质量,减少配送中的损耗。
2.采取供应商自营配送与共同配送相结合的配送方式。目前农产品原料的配送以核心企业自营或供应商配送为主,在分销链中以供应商的配送为主,这种配送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开拓了市场,但增加了成本。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销售市场的扩大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企业配送中心附近的大卖场、超市等需求量大的零售商可采取核心企业直接配送的方式,对供应链上的其他配送采取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共同配送的方式。
3.合理布局分销配送中心。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配送中心可依据基础设施状况、地区需求和竞争环境合理布局。核心企业可在综合考虑目标市场、辐射能力、地区优惠等的基础上在重点地区设置配送中心,服务配送半径内的重点经销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大卖场和大型超市;其他分销商的配送可通过租用第三方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配送中心进行货物的配送。配送中心的商品要引入先进信息技术进行货架管理,保证商品的先进先出,对于临近保质期的产品及时监控和处理。
(四)利用信息技术,降低分销物流管理费用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正处于发展期,信息技术的使用相对落后,具有管理、技术等优势的核心企业对大量的分销物流工作主要采取传统的面授管理,物流管理费用大。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核心企业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分销物流仓储的配置、产品筛选等大量日常工作进行管理,降低费用。对关键性的分销商和终端市场采取面授与远程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管理,对其他分销商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管理,降低物流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EB/OL]. http:// cm. hust. edu. cn2003.
[3] 江农.农业上市公司为何“不务农业”——金健米业的困惑[J].现代商贸工业,2003, (6): 15—16.
[4] 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提供.第二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共235家)[N].人民政协报,2003—01—24, C02; 2003—02—14, C02.
[5] 姚海鹰,钟惟.周小川出言婉拒 农发行5亿贷款解救天颐惜败[EB/OL].人民网,2003—06—02.
[6] 王英.双汇巨贸打造供应链管理扁平化[J].企业家信息,2003, (3): 60—61.
[7] 刘秀玲,戴蓬军.供应链管理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5): 66—67.
[8]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EB/OL]. http:// www. csrc. gov. cn.
[9] Adam Lindgreen, Martin Hingley. The impact of food safety and animal welfare policies 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ase of the Tesco meat supply chain British Food Journal. Bradford: 2003. Vol. 105, Iss. 6/7: 328.
[10] Hayden Stewart, Steve Martinez. Innovation by food companies key to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FoodReview. Washington: Spring 2002. Vol. 25, Iss. 1; pg. 28, 5pgs.
[11] Marshall. L. Fisher. 1997. What is the right supply chain for your produc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3/4.
[12] SCC. 2003.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SCOR) Overview 6.0. http:// www. supplychain. org.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刘强东:未来十年是零售黄金期 [2014-1-16 11:05:04]
-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 [2013-12-31 14:38:31]
- 杨军艇解读广州商业:广州几乎没有成功的购 [2013-11-15 17:12:56]
- 王府井郑万河、首商于学忠等零售大佬论剑店 [2013-11-15 16:48:32]
- 迈入全渠道零售 多位企业高管精彩观点一览 [2013-11-1 14:59:52]
- 叶檀:上海自贸区改革必须横下一条心 [2013-9-27 9:04:2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