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陈丽芬: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
来源:2008年12月13日纪念改革开放30年商业发展论坛专家发言 发布时间:2009-3-12 点击数:


    (一)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

    (1)1978——1984年 调整统购统销制度,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开始酝酿探索: ①农村市场得到恢复,新时期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开始;②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的局面被打破,市场主体重新构造; ③国家减少了统购统销的农产品数量和范围,放开部分农产品价格,局部引进市场调节的因素。

    (2)1985——1991年 推行“双轨制”,农村流通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过渡。① 农产品批发市场蓬勃兴起,逐步确立在市场体系的中心地位; ②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成为市场主体,奠定农村流通主体多元化发展基础;③统派购体制瓦解,从计划形成价格向市场形成价格转变,市场调节机制逐步建立。

    (3)1992——2000年 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加速。

    (4)2001年至今 步入经济建设新时期,农村流通体制改革配套完善。200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签署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继“五个一号文件”17年后,中央再次把“三农”问题提到“一号文件”的位置。

    (二)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2)坚持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改革方向;

    (3)坚持渐进平稳的改革方式。

    (三)我国农村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依然较低;

    (2)农村生产和流通之间缺乏内在联动;

    (3)城乡市场发展不平衡;

    (4)农村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方面的投入机制不完善;

    (5)农村市场行政管理体制仍不顺畅。由此可见,深化我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四)未来的方向与思路

    (1)建立组织间对接机制,降低交易成本;

    (2)谋划农村生产和流通间的联系机制,化解市场风险;

    (3)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统筹城乡市场发展;

    (4)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5)深化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农村市场管理职能。

作者:陈丽芬  编辑:黄丽丽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