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专家观点正文
魏际刚:应加快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来源:2009年03月31日 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09-4-8 点击数:


    所谓应急物流,是指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灾害损失及不利影响最小化为目标,通过现代信息和管理技术整合采购、运输、储存、分拨、配送等各种功能活动,对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实施从起始地向目的地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过程。应急物流体系,就是围绕着应急物流目标,由相关人员、技术装备、应急物资、信息管理、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关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的特殊物流系统。

    在应对各类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实践中,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但多数情形下,第一时间的应急物资保障总体上还难以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急物流体系的完善和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应急物资的保障能力。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其问题突出表现为: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骨干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铁路网络结构薄弱,民航支线机场数量缺乏,公路通达度与衔接度明显不足,内河航道等级偏低等。东、中、西三大地带交通设施依次弱化,部分区域运网稀疏。此外,应急物流信息网络不够完善,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

    第二,组织机制不健全。应急物流的组织协调人员大多临时从各单位抽调,各类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拨、配送、回收等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和企业,尚未形成中央有关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中央、地方和有关企业之间联动的组织机制。应急物流组织更多为临时性的,彼此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组织效率不高。

    第三,应急物流企业发展严重不足。专业化的应急物流企业是应急物流体系中的重要市场实施主体,而国内专门从事应急物流的企业(如应急物流基地、应急物流中心、应急配送中心、第三方应急物流企业等)还相当缺乏。

    第四,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不合理。一是救灾储备中心布局不合理。从物流合理化角度看,救灾储备中心应尽可能靠近受灾地区,以对灾情作出快速响应。二是救灾物资储备分散于各部门,物资保障成本较高。三是救灾物资供需失衡。我国救灾物资捐赠基本属于应急捐赠,而社会捐助物资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失衡以及救援初期易出现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物资超常饱和,造成供应过多、浪费严重等问题。

    第五,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建设滞后。国内尚未形成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立法空白甚多。现存的一些法规和规章,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通知”等方式存在,立法层次低,权威性不够。一些指导性政策原则缺少可操作性。

    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网络化立体化交通运输系统。

    重点投资和建设交通运输薄弱环节,构建网络化交通运输线。交通运输线路与线路之间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有直达线路,又有迂回线路,保证应急交通运输线路全时畅通。建立公路、铁路、航空、水路多维立体的运输网络,确保一种方式中断时,其他方式能及时补充。

    第二,重视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一要加强对应急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这是因为全社会应急物资来源广泛,涉及层面多,活动环节多,各类信息都要依靠共用的应急物流信息平台传递;二要使应急物流信息传递方式先进、稳定。由于应急物资的刚性需求,必须确保应急物流信息传递手段比常态下的信息传递方式更为先进、稳定和更具抗干扰能力。

    第三,构建应急物流组织指挥机构。

    建议根据我国政府机构设置和物流的运作流程,整合国家、军队、地方的相关机构,建立常设的专业应急物流指挥系统。专门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协调应急物流的运行和实施。应急物流指挥系统的设立和运作,必须由强有力的公共权力部门主导,即由政府来领导和组织实施。

    第四,提升应急物流运作能力。

    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全国建立适当数量的应急物流中心,形成高效的应急物流配送系统。鉴于应急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大量专门建设将占用太多费用,因此原则上除部分地区根据需要新建一些专业应急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外,大部分地区可以利用社会资源,以市场化方式与具备条件的国内大型专业物流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启动应急物流运作;同时要探索“军地物流一体化”的应急物流模式,对军地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军地物流兼容部分高度统一、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此外,政府应鼓励应急物流社会化和产业化。

    第五,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合理安排物资储备布局、规模及结构;二是发挥市场机制,保障应急物资储备。在灾害救援救济中,应事先对当地市场进行调查,提前协商好各种用品的价格;三是做好应急人力资源储备,培训一些能够使用和操作应急装备和设备的人员;四是加强应急资金储备,中央及省、直辖市地方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应当设立应急储备专款,确定应急资金储备规模;五是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实现应急物资储备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的有机结合,建成国家、地方、军队、企事业单位甚至家庭的一体化储备体系。

    第六,大力整合应急物流资源。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运用系统理念,有意识地对应急物流资源或物流功能进行规划、配置、重新组合和取舍,对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对相关功能进行协调与集成,对物流管理与运作实施重组与优化,提升组织能力与服务水平,实现对应急物资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等功能环节的有效集成或协调,合理布局应急物流中心,提升组织能力与服务水平,提高应急物流效率。

    第七,完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

    一是要完善应急物资采购、储备、运输、组织机构设立及其职能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上明确应急物流运作的各利益相关主体的责权利;二是要完善应急物流各环节标准、应急物流企业发展、应急物流社会化以及应急物流技术装备自主创新等政策措施;三是尽快出台合理的应急物流运作补偿政策。
 

作者:魏际刚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