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零售巨头目前正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沃尔玛公司,2009年以来在中国的扩张势头显而易见。截至2009年9月,其新开店数量已经达到35家,而往年年均开新店为10家到20家左右。中国战略学决策研究会企业战略专家委员会专家、行业观察家于清教表示,“警惕外资抢夺控制权的风险”。
于清教的这番提醒并非空穴来风。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在深圳开出第一家店,尔后的13年里,沃尔玛依仗其资本实力和供应网络,迅速扩张。截至2009年,沃尔玛已在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二线城市——成都、沈阳、长沙、济南、青岛、杭州等共89个城市开设了146家商场超市,每年在沃尔玛超市购物的国内顾客达2.6亿人次。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4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显示,沃尔玛以76.3亿元的销售额在当年连锁百强企业中位列第20名;而《2008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名单中,沃尔玛已位列第9名,其营业额高达278亿元。
实际上,沃尔玛等外资“入侵”中国零售业,除了增设店面、扩大版图以外,还另有一条路径——玩转股权的游戏规则。这种貌似再平常不过的经济、市场行为背后,上演着一场激烈的“暗战”——外资正采取迂回的方式进入中国零售业。他们企图通过品牌竞争与并购——行业入侵——产业链垄断——争夺资本市场这一迂回路线,逐步抢占中国零售业市场,通过跨国战略谋求高额利润,影响产品价格和产品生产的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
现在,一些业界人士担心的是,沃尔玛等外资一旦控制了国内零售业整条产业链之后,完全有可能进行联合垄断,获取主要商品的定价权。这样,他们就可以上抬消费价格剥削消费者,下压进货价格剥削生产者,把中间利润拉大,将利润合法输出中国,图利自己,由此“绑架”中国消费者、供应商和中国的CPI。
按照外资争夺资本市场的终极目标分析,继价格战胜出后,外资必定会通过产品品牌及企业并购进行产业链垄断,中国零售业的大片“失地”就是很好的例证。
帝亚吉欧集团对水井坊的并购也说明外资已经开始从产品打入中国市场,与国产酒从产品竞争发展到资本市场的竞争,零售业即将面临行业主权的“沦丧”。
这说明,外资以“冷暴力”方式入侵中国零售业,其趋势将愈演愈烈。然而,谁又在乎这一严峻现实呢?与“凯雷收购徐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娃哈哈与达能的产权纠纷”等相比,中国零售业被外资“冷暴力”却没有得到社会同样高的关注度。我们虽然每天阅读报刊和网上的财经评论,却很难看到一篇涉及相关内容的评论。
也许有人会说,外资并购零售业与我何干,只要有钱,内资外资超市购买东西一个样。一些零售企业甚至也不以为然,极力迎合外资的需要。在与外企接触时,有句话几乎成为口头禅:“外企并购属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加以干预”。这种措辞上的微妙转变,让我们为一些零售企业的命运表示一丝担忧。所谓担忧,并不是指他们抱着外企的大腿,死活也要跟着外企走,而是说一些抱着投机或赎身意图的零售企业,急匆匆卖于外企,代价未免太过高昂。
也许我们站在一个零售企业的老板来说,选择被外资并购无可厚非,其员工甚至还可以自诩“一下子从民营企业员工变成了跨国企业员工。”但如果我们站在整个中国的角度上讲,中国将又失去一个能够冲击国际零售业市场的企业。要知道,凡是外资收购,自然不会选择那些“中下”的企业,而选择那些已经在中国零售业市场上证明具有长久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不断的进入外资的怀抱,说的狭隘一点,以后我们的一些零售业的龙头企业只能当外资“跑场子”的伙计了。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刘强东:未来十年是零售黄金期 [2014-1-16 11:05:04]
-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界定 [2013-12-31 14:38:31]
- 杨军艇解读广州商业:广州几乎没有成功的购 [2013-11-15 17:12:56]
- 王府井郑万河、首商于学忠等零售大佬论剑店 [2013-11-15 16:48:32]
- 迈入全渠道零售 多位企业高管精彩观点一览 [2013-11-1 14:59:52]
- 叶檀:上海自贸区改革必须横下一条心 [2013-9-27 9:04:23]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