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商业模式研究工作室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信息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顾问、中国国家行政学院(香港)工商专业同学会成员)
全球价值链是指构成特定产品最终价值的所有价值节点按生产流程联接而成为贯穿全球多个国家的链条。
在链条上,产品的最终价值被分解成多个价值节段,由分散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多个企业所共同创造。这些价值段分散在该产品从概念孕育到最终使用的各个生产阶段,包括理念、设计、生产管理、制造、质检、品牌、营销、物流配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
在这趋势下,有能力配置跨国价值链的企业通过产业转移,占据微笑曲线两端制高点,掌握全球价值链的控制权,获得更低的成本、竞争优势及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价值创造力和巨大利润空间。
然而,将本土低增值、中等增值环节外包,无疑造成本地中低阶层就业职位流失和就业结构两级分化。
而且,不具备跨国配置能力的中小企业面对大企业相对失去竞争力;而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就业的主体和经济活力的源泉,中小企业的失利是整体社会竞争力的损失。最终,产业转移的结果可能导致实体经济基础流失,影响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全球化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亦令服务业如会计、法律、离岸金融、研究分析等也可像制造业一样将价值链分解成若干环节,并将某些非核心能力的环节通过离岸外包、境外投资等方式,整合布局全球,以降低总成本及整体价值链最优化。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需求来源。
因此,随着制造业之迁移,与制造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为贴近需求来源亦会跟随开始转移,为转移出去的制造业服务。
自上世纪80年代,香港实现了后工业化,开始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至广东省,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生产性服务经济体,成为国际金融及商贸物流中心。
不过也由于服务业结构单一化,给香港经济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
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是国家的大趋势,在配合国内的产业转移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的同时,香港若没有适当的策略和政策配合,没有新的产业优势、新的增长点,由于商业本质是逐利的,终将导致香港本土生产性服务业收缩,步上世纪制造业从香港转移出去的后尘。以往去工业化时,香港尚可以转移到服务业。将来一旦生产性服务业也转移,导致香港产业基础、就业及整体竞争力的损失,不是不可想像的。
面对这种可能性,香港能做的并不是阻挡产业转移。
实际上,香港的服务业走入内地已是不能阻挡的趋势。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策略来巩固、提升香港服务业的竞争力?
首先,在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贸易、物流、金融和专业服务中心的同时,需要探索及推展香港有潜力、又能配合到内地发展及新经济时代需求的新服务领域,如现代医疗、快乐产业、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设计、环保、检测认证等,持续推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另外,也要借助香港的地理位置及特别定位,强化香港作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枢纽和服务平台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线路节点的功能,在亚太范围内拓展实体影响力。
此外,增加经济流量的政策,目标应该是借帮助及鼓励企业获得国内更大市场之同时,来带动香港本土产业结构的提升和多元化产业发展和就业。例如将来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在现代服务业开放的层面,除了大企业,也要加强面向中小企业做好政策沟通工作及扶持。
前文提到,如果中小企业失利将是整体社会竞争力的损失。同时也要思考如何确保服务价值链上的某些高增值环节难以被迁离香港。
- 本文标签:
|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 |
- 相关内容
- 更多
- 林至颖:服务业价值链开放对香港的挑战 [2014-12-24 9:36:36]
- 广州金融街发展应发挥“岭南元素” [2014-12-8 14:52:47]
- 众专家热议金融街商圈发展 建言荟景湾商业定 [2014-12-8 14:46:13]
- 林至颖:电商供应链在开传统零售倒车 [2014-11-6 11:27:57]
- 崔忠付:我国电子商务物流进入发展新阶段 [2014-9-17 11:54:24]
- 张乃剑:大红门批发市场突击外迁破坏了市场 [2014-7-14 9:00:04]
- 图片资讯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