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管理理论研究
摘 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34 1.1 研究背景 9-23 1.1.1 国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 9-16 1.1.2 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16-22 1.1.3 加入WTO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22-23 1.2 问题的提出 23-29 1.2.1 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为物流虚拟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24-25 1.2.2 物流虚拟企业的建立为物流虚拟化奠定了应用基础 25-26 1.2.3 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立虚拟物流企业的要求 26-29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29-31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1.4.1 研究内容 31 1.4.2 研究方法 31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31-34 1.5.1 研究意义 31-32 1.5.2 创新点 32-3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4-53 2.1 物流理论研究 34-45 2.1.1 国外的物流研究现状 34-38 2.1.2 国内物流研究现状 38-41 2.1.3 物流中心文献 41-45 2.2 虚拟企业文献 45-48 2.2.1 虚拟企业结构体系研究 45-46 2.2.2 虚拟企业设计技术研究 46-47 2.2.3 虚拟企业价值分析 47-48 2.3 企业战略联盟研究 48-52 2.3.1 核心能力 48-49 2.3.2 企业战略联盟 49-52 2.4 虚拟物流中心文献 52-53 第三章 虚拟物流中心 53-76 3.1 虚拟物流中心概念、性质及特征 53-67 3.1.1 虚拟物流中心的概念及性质 53-60 3.1.2 虚拟物流中心的主要特征 60-63 3.1.3 虚拟物流中心和传统物流中心的区别 63-64 3.1.4 虚拟物流中心的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64-66 3.1.5 虚拟物流中心的优缺点 66-67 3.2 虚拟物流中心的核心职能--虚拟物流、虚拟配送 67-70 3.2.1 虚拟物流 67-68 3.2.2 虚拟配送 68-70 3.3 虚拟物流中心的运作模式分析 70-72 3.3.1 政府部门 70 3.3.2 物流企业 70-71 3.3.3 物流服务的需求者 71-72 3.4 虚拟物流中心的成本构成和效益分析 72-76 3.4.1 成本构成 72-74 3.4.2 效益分析 74-76 第四章 虚拟物流中心构建的关键问题分析 76-106 4.1 虚拟物流中心合作伙伴的选择 76-89 4.1.1 基于关系理论定性初选 77-78 4.1.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定量选择最优合作伙伴 78-89 4.2 企业的核心能力 89-100 4.2.1 企业核心能力 89-94 4.2.2 企业核心能力的识别 94-96 4.2.3 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与保护 96-100 4.3 信任机制的建设 100-106 第五章 虚拟物流中心的构建 106-132 5.1 虚拟物流中心合作机制设计 106-114 5.1.1 合作动力的博弈模型 106-108 5.1.2 最优合同设计 108-114 5.2 虚拟物流中心的建立过程和组织设计 114-123 5.2.1 虚拟物流中心的建立过程 114-116 5.2.2 虚拟物流中心的组织设计 116-123 5.3 虚拟物流中心的技术框架 123-125 5.4 虚拟物流中心的信息平台 125-132 5.4.1 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25-126 5.4.2 信息平台的特点 126-128 5.4.3 信息平台的目的和优点 128 5.4.4 信息平台的系统模型设计 128-132 第六章 结束语 132-137 6.1 论文的工作与结论 132-136 6.1.1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2-133 6.1.2 论文的主要结论 133-136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6-137 致 谢 137-138 参考文献 138-149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149